京東旗下上市公司已經在資本市場形成一個板塊,主戰場在港交所:
2020年6月18日,京東集團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HK:09618),最新市值5415億港元;
2020年12月8日,京東健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HK:06618),最新市值1144億港元;
2021年5月28日,京東物流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代碼HK:02618),最新市值877億港元。
2022年3月11日,京東集團間接獲得德邦股份(HS:603056)66.5%股權。
2025年1月25日,京東集團向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達達(NASDAQ:DADA)發出私有化邀約。按京東的行事風格,達達將更名為“京東XX”在港交所上市;
京東旗下還有三個公司正在進程中:
京東數科——2020年9月11日申請科創板,次年4月22日撤回;2022年1月24日,申請香港主板(已更名為“京東科技”),暫無最新進展;
京東產發——京東集團于2023年3月30日披露將拆分上市,目標香港主板;
京東工業——于2024年9月30日申請香港主板上市。
以上八家中,半數以上生長在京東電商生態中。
遠看一片“森林”
1.營收格局塵埃落定
服務收入占比趨穩于20%
京東集團經營兩大核心業務——線上零售、電商平臺;營收分為兩類——商品收入、服務收入。
京東以自營業務起家且銷售全額入賬,所以在早期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營收:
2016年,商品銷售、服務收入分別為2379億、203億,服務收入占比7.9%;
2019年,商品銷售、服務收入分別增長到5107億、662億,服務收入占比11.5%;
2023年,商品銷售、服務收入分別增長到8712億、2134億,服務收入占比19.7%;
2016年,商品銷售、服務收入分別為9280億、2308億,服務收入占比19.9%。
電子產品占自營銷售趨穩于60%
京東自營業務又是以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俗稱3C)起家的,至今仍占商品銷售收入的六成:
2016年,電子產品銷售額1798億、占自營收入的75.6%;
2019年,電子產品銷售額3287億、占自營收入的比例卻降至64.4%;
2023年,電子產品銷售額達5388億、占自營收入比例進一步降至61.8%;
2024年,電子產品銷售額達5650億、占自營收入比例進一步降至60.9%。
廣告收入占服務收入趨穩于40%
京東平臺提供的服務分兩大類——廣告、物流:
2016年,廣告收入171億、占服務收入的83.9%;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