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漲中國資產的重要信號已經出現!
12月2日至6日,華爾街基金通過杠桿ETF購買了包括a股在內的中國股票,相關杠桿做多a股產品規模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許多著名的外資機構最近發布了對2025年中國股市的展望。“超配”和“正收益”成為關鍵詞,展現了外資對中國股市和中國資產的積極態度。
杠桿做多a股產品規模創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2月6日收盤,滬深300ETFF2倍增長。-Direxion(CHAU)資產規模上升至3.5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就資金流向而言,12月2日至6日,滬深300ETF2倍增長。-Direxion(CHAU)資金凈流入每周超過1340萬美元,這是繼10月初以后再次出現的單周凈流入。
其中,美東時間12月2日,滬深300ETFF超過20萬份2倍。-Direxion(CHAU)看漲期權被買入,期權允許持有人在明年5月中旬之前以每份15美元的價格隨時以每份15美元的價格購買2000萬份ETF。ETF的期權交易量普遍較小,每天突然出現20萬份交易是非常罕見的,因此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另外,中國ETFF是另一個三倍多的富時期。-Direxion(YINN)11月29日和12月6日,看漲期權也大規模買入。12月6日,杠桿ETF上漲3.39%,周漲幅4.43%,連續第二周上漲。數據顯示,中國ETF追蹤的指數是富時中國50指數的3倍多,代表了50家在港交所交易的市值最大的中國公司。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ETF的配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年9月底至10月,外資大幅流入中國股票ETF,但11月出現流出。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股票ETF最近突然出現了大量看漲期權,這可能預示著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情緒再次升溫。
看好中國股市
截至目前,貝萊德、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施羅德投資、摩根資產管理等多家機構已于2025年發布中國股市判斷。總的來說,外資機構對明年的中國股票持樂觀態度。
12月4日,貝萊德發布了“2025年全球投資前景”,對中國股票的看法是戰術性的“超配”,并表示中國股票的估值吸引力相對發達市場。
瑞銀表示,多重因素有望推動中國股市明年獲得正回報,預計MSCI中國指數將在2025年獲得約5%的回報。瑞銀認為,2025年a股投資的主題包括:政策更強、更明確、更寬松的受益者;科技創新加速;M&A推進第二增長曲線;市值管理和股東回報改革。對于a股市場,瑞銀看好受益于電子、家電、通信、國防、軍工、保險等市場流動性充足、政策優惠的行業。
在“2025年全球股市前景”中,施羅德投資表示,中國股市現在有了更強大的政策支持,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市場走勢,目前的市場地位相對有利——外國投資者仍然沒有完全配置中國市場,國內投資者持有更高的現金余額。
“中國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機會?!泵绹鹑鸹?KraneShares)12月6日,高級戰略家安東尼·薩辛表示,盡管存在短期挑戰,但中國在創新、消費和被低估行業方面具有增長潛力。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繼續受到消費、城市化和創新的驅動。投資者應關注與中國長期愿景和目標一致的公司和行業,包括互聯網、清潔技術、醫療保健、消費和半導體。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