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香港股市整體處于調整和鞏固的趨勢,但內地南方基金加大了“掃貨”香港股市的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對香港股市投資價值的樂觀態度。
據了解,就在今年11月,南向港股通資金凈買入達到1250億港元,創下近三年來月度新高。
許多受訪專家認為,與a股相比,一些香港股票目標具有稀缺性和估值優勢,這可能是吸引內地南方基金加大購買香港股票力度的原因。
大陸南部資金加大了港股“掃貨”力度
最近,香港股市整體處于整合調整之際,內地南方資金加大了“掃貨”力度。
根據wind數據,在過去的11月,南向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凈購買額達到了1250億港元,創下了過去三年的月度新高,也是歷史上月度凈購買額的第三高。其中,當月兩個交易日的單日凈購買額甚至可以擠進歷史上單日凈購買額的前十名。
目前,這種大規模凈買入的勢頭還沒有結束。12月2日,南港通資金再次凈買入197億港元,也擠進歷史單日凈買入前十。
總體而言,在持續凈買入之后,南向香港證券交易所基金的累計凈買入金額已超過7300億港元,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年的年凈買入金額。
最近,南向香港證券交易所的資金流向了哪些行業?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南向香港證券交易所的資金在大多數行業實現了凈購買。其中,軟件和服務、銀行、零售、技術、硬件和設備等行業的凈購買規模居前。可以發現,這些行業中有許多領先的互聯網和技術公司。
自10月以來,香港股市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今年以來,香港股市走勢波折。今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數繼續保持上一年度的調整勢頭。本季度恒生指數下跌2.97%。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恒生指數開始大幅上漲,分別上漲7.12%和19.27%,掃除了前幾年持續調整的陰霾。
香港股市在今年10月初進一步上漲。然而,在階段性峰值之后,恒生指數在當月下跌了3.86%。自11月以來,這種調整勢頭得到加強,恒生指數在當月進一步下跌了4.40%。如果從今年10月的高點來看,恒生指數從高點下跌的最大跌幅已經超過18%,而恒生科技指數從高點下跌的最大跌幅已經達到23.16%。
從香港股市龍頭股的調整幅度來看,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香港股市市值前20名公司普遍處于較高水平,并大幅下跌-W、中國人壽港股,美團-W、與今年10月的高位相比,招商銀行港股、中國平安港股等多只股票的最大回撤幅度超過20%。
為何越跌越買?
隨著市場的明顯調整,內地南向港股通的資金反而加大了掃貨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對港股市場投資價值的樂觀態度。
保銀投資總裁、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香港股市調整時,內地南向香港證券交易所資金增加購買香港股票的原因是,有許多大型科技股,如騰訊,在香港股市上市。目前,這些股票在內地證券市場相對稀缺。一些內地投資者可能對這些科技股持樂觀態度,因為它們具有很強的抵御經濟周期的韌性,最近的表現也很好。
此外,張智威認為,香港股市中有許多高息股票,它們是以香港元定價的。內地投資者購買此類高息股票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內地利率總體上處于下降狀態。
展望未來,張智威認為,國內支持政策應該仍然存在,預計未來南下基金購買香港股票的趨勢將相對強勁。然而,他還指出,香港股市的后續整體市場趨勢仍需觀察,包括特朗普上臺后政策對新興市場的影響。
香港博達資本國際總裁溫天納也表示,南方基金對香港股市感興趣的原因是:首先,香港股市有很多目標,基本上在a股市場上是不存在的,可以吸引投資者購買;其次,理論上,兩地上市的股票應該以相同的股票價格上市,但對于投資者來說,在交易時,他們還將從資本成本和敏感性等方面綜合考慮國際市場的整體情況。與a股市場相比,香港股市的公司具有更大的估值優勢和明顯的吸引力。
梧桐研究院分析師岑智勇告訴《證券時報》,香港股市的估值比以前更具吸引力。因此,吸引南方基金購買。未來,我們應該關注大陸和海外是否有新的政策消息影響香港股市。由于香港匯率仍處于強勁趨勢,海外基金沒有流出跡象。對新能源汽車和香港股票科技行業的未來持樂觀態度。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