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今天我們來聊聊和P2P很接近的現金貸。
首先我們區分一下P2P和現金貸兩個概念。
P2P平臺是網絡信息中介,是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雙方的平臺。現金貸是指沒有指定用途、沒有客戶群體限定、沒有場景依托和沒有抵押的小額現金貸款業務。
現金貸可以作為P2P資產端的來源,但目前監管的態度是P2P不能搞現金貸業務。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現金貸種種亂象,希望能讓大家從不同角度看現金貸帶來啟發。
1、擼口子
“現金貸的錢,就是發工資的。”這是擼口子老哥的行話。他們管小額貸款的平臺叫口子,從各種平臺借錢就叫擼口子。
額度高、還款期限長的口子是大口子,額度低、還款期限短的口子是小口子。
老哥擼大口子先還信用卡,擼小口子去還大口子,小口子都沒得擼了,就去找新口子。新債還舊債,東家補西家,這是擼口子老哥的日常。
擼口子老哥欠下的債,是不打算還的,他們就靠著借款度日,甚至還有老哥靠著借款付了首付買了房。
而對于平臺來說,擼口子老哥的債討不回來,也只能當做壞賬來覆蓋,這樣擼口子老哥反而得了便宜。
2、暴力催收
擼口子老哥是現金貸的一個側面,而暴力催收則是現金貸另一個側面。
25歲西安大學生小森赴河北找工作,卻在當地服毒自殺。死后其手機頻頻借到網貸催款電話,家屬查詢發現小森在53個平臺借了分期貸款。
每隔一段時間,這樣的新聞就會出現。當借款人逾期還款的時候,網貸平臺催款一般采取“呼死你”軟件來轟炸借款人的手機,接連不斷的電話來電和催收短信,來逼迫借款人還債。
而在催債行業內,電話催債只是很初級的催收方式,還有進階的上訪催收和委外催收。
上訪催收也就是直接上門找人,催收專員會根據借款人留下的工作單位地址或家庭地址登門拜訪,面對面討債。
而如果上訪催收都還無法追回款項的話,就會把這些單子交給第三方催收機構。
第三方催收機構的手段就更加激烈了,比如貼公告、潑油漆和雇傭黑客入侵等等。
也正因為借款人逾期才催生了催收行業。當訴訟制裁、不良資產處理等合規合法手段無法湊效的時候,這些游走在法律邊緣的催收手段就誕生了。
而這些暴力催收帶來了諸多社會亂象,裸貸、辱母殺人案、因父親欠債一家三口車內自殺等等新聞報道也讓我們不斷反思。
我不去評判擼口子老哥的老賴行為和暴力催收孰是孰非,行業發展總會伴隨著各種聲音,隨著監管的加強,現金貸未來怎么發展,我還是拭目以待吧。
3、現金貸回歸
但是監管整頓了一段時間之后,現金貸又披著“手機回租”的外衣回來了。
一些現金貸平臺開發手機回收APP,對外宣傳“急速下款”、“新口子”等來吸引借款人,借款人通過APP估價自己的手機,然后簽訂協議將手機所有權賣給平臺并且綁定銀行卡,這樣借款人就能得到貸款。
然后借款人再以租賃的名義把手機租回來獲得使用權,這時候歸還租金實際上是還本付息。
這一流程下來,手機自始至終沒有離開借款人身邊,也就談不上什么手機回收,所以現金貸以這種“依托場景”的方式繞過了監管。
現金貸換了個馬甲又回來了,如果真的是想要回收手機的用戶需要多留心,而對于擼口子老哥,又多了新口子。
至于現金貸為什么又回歸,只能說現金貸業務真的很賺錢,如果不是利益驅使,現金貸平臺又為什么生生不滅。
4、怎么看待現金貸
所以,對于投資人來說,我們投資的時候要留心P2P平臺是否涉及現金貸業務。
雖然監管層已經發聲,很多P2P平臺也開始整改,但是有些P2P平臺的標的和現金貸在某個程度上會有重疊。
比如,P2P平臺發布標的是小額消費貸,但如果其消費場景沒有依托,只是填寫消費用途就能放款而且風控也不調查資金去向的話,這就和沒有固定人群、沒有場景依托、沒有具體用途和無抵押的現金貸沒什么差別。
但話又說回來,現金貸這種業務其實歷史久遠,只是因為時代發展結合了互聯網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從而讓現金貸里的亂象被大眾更進一步所認知。
所以其實也并不需要妖魔化現金貸,如果投資的P2P平臺涉及了現金貸業務,也不用恐慌,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P2P平臺也會考慮自身發展是否需要進行業務轉型或者剝離現金貸業務。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