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股票頻道(www.hand93.com)訊: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此次疫情并不會讓中國十幾年的發展出現停滯。
中國經濟有非常強的韌性,關鍵在于兩點:
第一,我們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工業體系,也就是說,除了極少部分關鍵設備受制于人外,大部分工業產業鏈我們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在極端情況出現,各國相互封閉的情況下,中國的產業鏈優勢可以使得經濟保持穩定運轉。
第二,中國有巨大的內需潛力,中國目前總人口已超14億,是全球第一大人口,過去我國的經濟較為依賴出口,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力正在不斷提升,巨大的內需市場是經濟保持穩定的關鍵,相比較而已,很多完全依賴出口的國家受到外力影響會更大。
因此,我國的經濟并不會出現停滯,從短期看,確實出現了擴張動力的下滑,但這是為了抗疫作出的犧牲,只是短期影響。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已經到來,各項生產工作全面恢復,二季度經濟將出現強勁回升,全年經濟依然會保持增長,不會出現停滯。
而且,在疫情發生后,央行通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引導LPR利率下調的方式,提供了合理充裕的流動性支撐,并且各省市相繼出臺了超過50萬億的投資計劃,經歷了兩個多月的休整,經濟建設全面加速即將到來。
而此次疫情,給國人確實帶來更多反思和經驗:
第一,西方普世價值觀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雖然很多人詬病行政管制,但通過此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防控是最有效率的,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新增病例清零,而且大家都非常遵守各項防控措施,這本身也是一種優勢。
第二,我國在2002年就經歷過非典的沖擊,這次汲取了當年的教訓,在第一時間內對武漢進行封城,有效地切斷了病毒傳播鏈的擴大。此次疫情也讓我們知道,病毒與人類的抗爭是沒有盡頭的,需要繼續加大在醫療方面的投入,包括醫療物資的儲備及各項疫苗、藥物的研發,以及疾控中心的行政權限等,需要更全面的考量以應對未來。
第三,此次疫情,多地停產停工,造成部分人群暫時失去收入來源,而很多人是沒有蓄的,平時候各種透支、貸款、信用卡,都是過著拆東墻補西墻的日子,但疫情突然到來和,很多人的生活被打亂,各項貸款逾期,甚至部分人連生活都成問題,需要進行反思,是時候為自己存點錢了,要不然未來如何應對充滿了未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