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隨著A股市場進入大幅調整行情,去年異常火熱的港股市場亦出現明顯調整,曾站上風口的港股QDII基金凈值出現大幅下跌。
港股QDII基金損失慘重
統計顯示,工銀香港中小盤美元、華夏大中華混合、博時大中華亞太、工銀香港中小盤等10只產品,年內跌幅超過10%,其中損失最多的產品年內跌幅高達18.93%。值得注意的是,雖然QDII基金總數已突破220只,但香港、中概股仍是QDII產品的主要投資選擇。一些在產品名稱中并未明確表明投資標的為香港或投資地點的基金,投資港股比例并不低。長盛環球行業混合、廣發全球精選等產品,港股投資比例均超過45%。從投資重倉行業來看,以信息技術、互聯網軟件與服務等行業為投資重點的產品,年內業績跌幅居前。
與此同時,投資于美股的QDII產品及部分資源類QDII產品則表現良好。截至8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36只QDII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10%。納指100、廣發納斯達克100、納指ETF三只產品,目前收益率均超過20%。曾經處于連續下跌的資源類產品亦出現明顯上漲,易方達原油、華寶油氣美元等業績表現居前。
港股估值重回底部區域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QDII基金平均業績遠高于中國內地權益類產品,但由于投資范圍和投資結構的不同,產品間業績差距也在明顯加大。目前投資者應回避主要投資于新興市場國家的產品,港股QDII產品投資價值開始顯現。
好買財富認為,美國持續加息對新興市場乃至歐美資本市場的壓制會逐步升級。港股的估值重新回到歷史底部區域,恒指的股息率回升到3.8%,接近1998、2008、2015年下半年等少數極端時期的水平,因而吸引了南下資金。港股上市公司回購是推動反彈的另一大資金來源,6月回購金額達到24億港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但反彈當然不會一帆風順,將呈猶猶豫豫態勢。
長信基金則表示,美股QDII產品配置價值仍在上升通道之中。目前標普指數的估值水平大致處于歷史90%-95%的分位處,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指數成分股估值普遍處于歷史高位,同時大量被動型基金的集中持倉問題,也帶來市場波動率可能大幅上升的風險,對于2018年標普指數持中性偏謹慎態度。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美股也是全球資產配置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建議投資者選擇中長期業績出色的基金適當進行布局。獲取更多股票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