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4月10日訊:今日大盤走勢-滬指又跌破了2800,看來非要先把下方2780到2789之間的缺口補上了才安心,兩相比較,美股的頭更硬。
今日大盤走勢-中央的這份意見很重要!
美股能漲,如果從增量資金這個層面考慮,主要因為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刺激計劃一個接著一個,直升機撒幣,大水漫灌,短期看,效果顯著。
我們這邊,講究的是“精準施策”,用的是“滴灌”技術,更多的靠內部改革挖潛,而不是依靠貨幣政策。昨日,《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發布,這份意見是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它意味著中央下決心將以更大力度的改革與開放,對沖經濟下行的壓力。
面對疫情,我們選擇剛正面,面對經濟下滑,我們依然選擇剛正面;而不是如西方國家一般,頭疼醫腳,不在防疫上下工夫,只想著貨幣放水,這個水當然有必要放,但絕對不是把放水放到首位。
今天A股下跌,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沒有外資參與,而是市場讀懂了中央的信號,這是不打算再放水了,而是要依靠“內部改革”,自我革命,跟經濟下行“剛正面”。貨幣如水,A股本身就是個“水貨”,中央說不再放水了,“水貨”自然就更水了。
雖然這是一份制度紅利大藍圖,但具體效果要看后續的細化舉措和實際執行情況。放在首位的是土地要素,新一輪土地改革確實值得期待,盤中也有游資去搞這個方向。
第二個是勞動力要素,主要是戶籍制度,這也是政策紅利。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遠遠大于農村居民。第三個是資本要素,跟股民切身利益相關,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提了很多年,估計要加速了,快的話,創業板今年年底就有可能注冊制。第四個是技術要素,科技產權、知識產權資本化提速。點亮科技樹,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撐,只有科技領先,才能真的把美帝挑下馬。
第五個是數據要素,這是在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被列為生產要素之一,反映的是近年來大數據的火爆和越發重要。第六個是價格要素,關注收入改革、存款基準利率和人民幣國際化。
本次疫情再次爆發了美元荒的流動性危機,暴露的問題和以往歷次危機一樣,即:以美元作為單核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固有缺陷,我國必須想方設法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寫到這里,不由自主的想起央行的數字化貨幣,人民幣單純取代美元估計很難,但以人民幣為主,做一個數字貨幣的池子,把其它國家的貨幣也納入進來,進而完成去美元化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子。
國家選擇走陽剛的正路,道阻且長,如果成功,我們將平穩的跳過“中等收入陷阱”,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一個真正的發達國家的股市,現在還不到2800,是不是很有吸引力,更多今日大盤走勢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