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3月27日訊:財經365視界-奧運生變影響到底有多大?
2013年,日本申奧成功,2020年奧運會將在日本東京舉辦。
日本此次拿下奧運舉辦權實屬不易,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依照國際慣例,至少三屆奧運會后,亞洲才能再次承辦奧運會。而日本以最快的速度代表亞洲拿回承辦權,其籌備之積極讓人們意識到“東京奧運會”于當前的日本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為了奧運會,日本有多拼?
先說針對此次奧運會的舉辦,日本在抗病毒方面作出的努力。日本先是引入埃博拉等5種高危病毒,主要用來在奧運會舉辦之前開發診斷試劑。這是日本首次引入安全等級為4級(BSL-4),即目前最危險等級的病原體,而且目前只有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相當于我國的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可達到該安全級別。然而,沒想到的是,新型病毒的出現打亂了一切。
其次,日本從去年開始,相繼對歌舞場所進行“凈化”。日本的風俗業向來聞名全球,不要小看日本政府的這一“凈化”舉措,2017年英國《金融時報》曾統計過,日本風俗業的年營業額超過600億歐元,此外,還有數據顯示,風俗業對日本GDP的貢獻達到0.4%左右。日本政府為了奧運會,即便風俗業利益巨大,卻也不得不開刀。包括日本7-11、羅森、全家三大便利店也相繼決定,從2019年8月末,在日本國內所有店鋪全面停售成人雜志。
再次,看看日本奧運會是如何準備“獎牌”的。根據國際奧委會規定,每一個奧運金牌必須含有最少6g黃金。從2017年開始,日本要求國民捐獻舊手機和舊家電,因為每一部智能手機中,含有0.05g黃金+20.26g白銀+12.6g銅,一部筆記本電腦的含量約為手機的十倍。也就是說一枚金牌至少需要120部廢舊手機來提煉。
這幾年時間,日本國民一共捐出了500多萬部舊手機和近4.8噸其他電子設備。東京奧運會的獎牌數量為5000枚左右。
日本對此次奧運會的籌備不限于此,可以說,舉國上下都在為今年的這場體育賽事做準備。據日本會計檢查院的數據,日本已經為奧運會總投入超過3萬億日元。日本政府此前預計,2013年至2030年東京奧運經濟效益,可以達到32萬億日元,年均GDP將推高約9000億日元。奧運會一旦取消,預期的經濟收益將大打折扣,轉播權、廣告等收入也將直接成為泡影。
日本奧運會
為什么這么拼?
事實上,日本國內輿論一直都認為東京奧運會是“安培經濟學”的第四支箭,2013年安培晉三自己也說過:“想讓奧運會成為掃除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
而早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時候,安倍晉三就已經提前出面為2020東京奧運會“公關”。20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在“東京8分鐘”這段高科技表演秀中,日本首相安培晉三以超級馬里奧的形象亮相里約奧運會閉幕式,當時引起全球熱議,互聯網因他陷入瘋狂,所有人都在那天晚上期待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
這場體育賽事寄托了日本太多的希望。自首相安培晉三上臺以來,日本的經濟發展主要政策以“安培經濟學”為主,即人們熟知的“三只箭”,分別是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民間投資。安培晉三的“三只箭”在一定程度上讓日本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但日本的負債也與日俱增,2018年、2019年日本的財政赤字分別占其GDP的4.4%和4.3%。同時據日本財務省預測,截至2020財年末,國家和地方長期債務余額將達1125萬億日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197%。
所以,東京奧運會成為“第四支箭”,這只箭或許不能解決日本的經濟問題,但卻能夠緩解前三只箭對日本經濟造成的創傷。按照日本東京都政府的預期,此次東京奧運會將會使日本獲得超過10倍的回報,為東京增加約130萬人就業,東京都以外約增加64萬個新崗位。
奧運真的可以提振經濟嗎?
安倍晉三將希望寄托于奧運會,并非是沒有原因的。他曾親眼見證了奧運是如何將日本從泥潭中拖出來的。
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日本歷史上第三次與奧運結緣。1940年,因中日戰爭東京奧運會被取消。此后,日本一直在國際上處于被孤立、被疏離的狀態,國際奧委會甚至一度將日本排除在奧林匹克運動之外。
隨著日本從50年代后期經濟回暖,日本的心愿就是重新立足于世界。1964年東京終于再次拿到承辦權,這一次,日本非常渴望與世界接軌,于是他們大修干線,重塑城市道路,開啟超高層建筑時代,修建高級公寓等。而在此前,日本經濟雖然進入高速增長期,但多數日本人的行為和習慣仍然停留在過去式,“骯臟”在東京隨處可見,但奧運會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此外,日本的許多品牌在當時的奧運會上大出風頭,日本的精工集團取代了歐米茄成為大賽的指定計時用表提供商,富士膠卷的技術被用于奧運照片速報,大到競技場外,小到便當販賣店,到處都有膠卷專賣柜臺,當時的盛況達到了顧客都難擠進店里。
這一年,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隨著奧運會成功舉辦,日本加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并開啟了海外并購步伐。彼時,日本本地媒體稱1964年是日本的“國際化元年”,也有人稱奧運會閉幕時刻是日本“重新取回自信的一天”。
那一年的安培晉三已經10歲了,他見證了這場輝煌和轉折。
延期一年,損失多少?
信心比黃金重要,今天的日本更需要這場奧運展示其在國際上的新形象,更加科技、更加智能,由此可見,延期一年,或許是日本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然而,即便是延期一年,日本經濟會受到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奧運對經濟的影響,不能簡單理解為連鎖反應推遲或收益延遲那么簡單,這是一個存在“乘數效應”的影響。簡單來說,奧運會的舉辦,讓日本政府提前投入,社會總需求也會相應擴大,然后對日本的生產和就業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力是循環的,是一個不斷強化放大的過程。
此外,日本大量投入在奧運賽事上,也意味著其它非奧運相關賽事的投資活動會減少,還有一些非奧運籌備的公共支出。
那么,延期一年,就意味著所有的一切要停下來按兵不動,但原來為奧運做籌備的所有場所都要繼續維護,與此同時日本還要承受游客減少的壓力,原本由奧運帶動的消費增長也會因為疫情大幅受挫。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估計,2020年日本GDP將損失1.7萬億日元(約合152.3億美元),造成的輻射經濟損失將超過3.2萬億日元(約合286.7億美元)。
唯一慶幸的是,奧運會并沒有取消。一旦取消,后續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是我們誰也無法想象的。而同處地球村,受影響的也絕不止是日本——
第一,國際奧委會首當其沖,奧委會設立了大約10億美金的救濟基金,用來幫助國際間各類運動組織,這一支出的73%依賴于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奧運會直播版權;
第二,各類電視機構和贊助商都為了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奧委會下了血本,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在東京奧運會的轉播權上,花費了14億美元。2019年底,NBC宣布,其2020年東京奧運會廣告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
第三,無論是哪個國家,一個運動員,又有多少個4年可以等待?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