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3月3日訊:財經365視界-虧損5000億還能撐多久?
由于現金流好、毛利率高等優勢,餐飲業成為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寵兒。2019年9月,海底撈正式在港股上市,最高市值超過1600億港元。春節前夕,擁有多個餐飲品牌的九毛九在港股上市,首日暴漲56%。然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為許多餐飲企業的發展按下“暫?!辨I。
中國烹飪協會調研發現,今年各大城市年夜飯的退訂量高達94%至100%,目前,有關部門已針對性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范圍涵蓋免收增值稅,減半征收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等。
然而,人員與房租的雙重壓力,仍舊讓企業資金鏈捉襟見肘,以海底撈為例,其財報顯示,賬面現金約為31億元,刨除原材料成本變動影響,現在每個月面臨著大約7.1億元的支出,以此推算,海底撈只能撐4個月,行業龍頭尚且存在現金流枯竭的風險,小企業又該何去何從?送外賣、做直播、出售半成品等餐飲業花式自救之路,能否讓行業迎來新的“春天”?
《財經郎眼》特邀請專家,從多角度分析,盤點餐飲行業花式自救指南,展望2020年的行業新機遇。
01 | 郎咸平
“經濟好的時候能賺多少錢不重要”
在家宅了一個月的時間,你們出門買菜、叫外賣有困難嗎,好像沒有吧。因為中國有一條絕無僅有的食品產業鏈,中國人喜歡吃生鮮食品,所以我們的蔬果、肉類的供應統統都是以城市為中心,形成一個區域化的供給中心。
以蔬果為例,中國最大的蔬果產銷基地山東壽光,只占了全中國千分之五的產量,中國最大的三家肉品公司只占中國4%的產量,所以這種特殊的區域式食品產業鏈,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前所未有的穩定作用,讓每一個人有飯吃、吃得飽。而歐美集中式寡頭壟斷的產業鏈,平??雌饋砗苡行?,價格和成本也更低,可是一旦遇到疫情爆發的情況,后果將無法想象。
餐飲行業確實遭到了重創,但是其重創不是因為我們的食品產業鏈出了什么問題,而是因為餐飲企業自己管理不善。我在節目里面多次談到一個概念,那就是——真正偉大的企業家,不是在經濟好的時候能賺多少錢,而是在碰到危機的時候能夠不倒閉,這就是風險管理。因此這兩年,我一再呼吁,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大,現金為王最重要,要保留大量的現金應付危機,不要一賺錢就瘋狂搞擴張,先把風險管理做好,準備足夠的周轉資金,然后再考慮擴張。
這次疫情讓我清楚地看到了,中國這種特殊的區域多元化的食品產業鏈的重要性,至于餐飲行業,大家不需要抱有太多的危機感,危機總會過去的,這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業,替代率很快,因此疫情過后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的沖擊。
02 | 管清友
“當一個獵人,還是當一個東家?”
投一個生意還是投一個模式?大家知道其實在投資領域,過去幾年比較盛行的是投一個模式,它能快速地復制,它不但是以代數級的這種速度復制,最好是能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復制,這是互聯網的一個思路。但是餐飲行業,我們可能要稍微回歸初心,我個人覺得在餐飲行業,大家還是要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去投一個生意,不是說把自己所有的投資,都寄希望于所謂的幾何級數的復制,而是把這個生意做好。那么對于投資機構、投資人來講,你要想清楚,掙一個長錢還是掙一個短錢。
實際上,餐飲行業很難掙短錢,它一定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你一開始想掙快錢,想通過資本運作,也許最后你會成功,但受益的也就是那么一小塊人,一旦整個產業鏈發生調整和變動,可能誰都無法受益。
所以,當一個獵人,還是當一個東家?獵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可能也能掙到一些快錢,掙到一些金融泡沫的錢,但是隨著金融周期步入下行周期,我們要從一個獵人轉化成匠人,對投資機構、對投資人來講,也需要形成共識。也就是說,餐飲行業的從業者,應該成為一個匠人,而作為這個行業的投資人,更應該成為一個匠人。
03 | 張桓
“對于有創新能力的餐飲企業而言是機會”
餐飲企業有三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它的自救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從第一種類型說起,蘭州拉面、真功夫、麥當勞等這類企業,最好的自救是不管疫情當下還是疫情過后,都必須改革、創新,靠近無人化的方向。一個快餐店不需要那么多服務員,未來這種“填飽肚子”的品牌必須無人化,這能減少一個企業20%左右的運營成本,這就是利潤。
第二種是解饞類,比如小龍蝦、火鍋、鴨脖等,這些產品有不同的品牌,每個人喜好的品牌也都不一樣,所以這類企業最適合的自救方式是做社群、做圈層、會員制,可以借鑒美國美國的Costco模式,讓你的忠實會員能享受到最好的價格和服務,提高顧客的復購率,因為一個老顧客創造的利潤可能是一個新顧客的好幾倍。
第三類餐飲品牌是以社交為目的的餐飲品牌,其最適合的自救方式,是在減少面積的同時做餐飲零售化,比如在這次疫情當中受影響較小的廣州酒家,早年前廣州酒家就開創了堂食+餐飲零售化的模式,比如廣州酒家的月餅,有一半的業績來自于電商和零售,因為廣州酒家的很多標準化產品,如月餅、包子、湯圓等,各大超市、電商渠道都在售賣,再加上以社交為特色的餐飲品牌,知名度一般都非常高,所以它是擁有一定的品牌勢能和議價能力的,這類零售產品很容易規?;?,這樣“兩條腿走路”,就意味著你擁有極大的抗風險能力,甚至提升一倍的業績。
我相信2020年這次疫情對于那些有創新能力的餐飲企業而言是一個機會,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餐飲品牌走上IPO的道路。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或“財經365網”微信公眾號看財經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