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昨天有一段時間,滬深兩市開啟了一波快速跳水,上證50、創業板盤中一度翻綠!很多人正在為A股捏把汗時,滬深兩市尾盤又開始急速拉升!滬深兩市漲停的股票達到210只,沒有一只股票跌停,就連跌幅大于7%的股票都沒有。
然而就在整個市場瘋狂的背后,奇跡般的一幕出現了,外資買入已經達到了比例上限!3月5日,港交所發布通知稱,接到深交所通知因為大族激光的外資持股比例超過28%,根據相關規則,從3月5日起,深港通將暫停接受該股票的買盤,賣盤仍會被接受。大族激光作為本輪行情第一支暫停外資買入的股票極具象征意義!這事并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15年牛市的時候就出現過,當時不是大族激光,而是上海機場!
2015年5月19日,上海機場因為外資持股比例達到 28% 被上交所緊急叫停滬股通買入交易,這也是滬股通開通以來的首次,外資買不了,內資開始開始接力,上海機場開始加速沖頂!這一次不只大族激光,根據深交所網站信息顯示,外資持有美的集團比例已經達到27.29,距離28%的監管紅線僅一步之遙。
暴漲之后 外資謹慎
先來看一個股票市場最基本的公式:P=EPS*PE。
所謂的 P 就是股價,EPS 代表每股收益也就是盈利,PE代表市盈率也就是估值,那么股價的上漲要么是盈利推動,要么是估值推動,要么是盈利和估值雙重驅動。
那么本輪上漲的核心是什么?靠的是什么推動?很顯然,2018年 A 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普遍下滑,根據招商證券的數據,預計 2018 年全部A股的凈利潤增速約為 9.7%,而 2017 年的業績全部 A 股的業績增速是18.37%,業績增速幾乎腰斬了!而1月份和2月份又是處于數據的一個空窗期!
由此可以推斷,今年1月份到2月份的這一波上漲行情根本不是靠盈利推動的,那么推動上漲的就只能是估值的提升。相應的我們可以看到,上證指數的加權市盈率已經從年初的10.88倍提升到現在的13.5倍,創業板的加權市盈率從28倍提升至37.53倍。
再來看一下,外資持倉比例最高的食品飲料的市盈率從21.28倍提升至29.85倍、醫藥生物的的市盈率從24.65倍提升至31.22倍、電子行業的市盈率從28.2倍提升至37.83倍。短短2個月時間估值迅速提升,不是說現在的估值很高,但是至少和年初相比已經不便宜了。估值便宜的時候買入基本面優良的股票,這是絕大多數外資的投資哲學,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最近A股大漲之后,外資的操作卻謹慎起來了。
內資瘋狂 大宗平臺掃貨
與外資的謹慎不同的是,一些踏空的內資機構開始大肆買入!私募買入資金量相對散戶比較大,如果在二級市場建倉,勢必會把個股的價格抬上去,所以一些私募機構就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盡可能多的去搶更多的籌碼。2月28日,長電科技出現5筆大宗交易,合計買入476萬股成交價格為12.59元,合計成交金額為5992.8萬元,席位為機構專用。3月4日,德邦股份連續出7筆大宗交易,合計成交金額5979萬元,買方席位全部為機構專用。3月6日,青島海爾又連續出現幾十筆大宗交易,其中最高的一筆成交金額大大1.95億,席位依然是機構專用。
不僅如此,還出現了數起溢價率達到 9% 以上的大宗交易,比如福耀玻璃3月5日的一筆溢價率達到 9.68%、寧滬高速的一筆溢價率達到 9.92%。另外,大宗交易的減持方看到股價回暖也想再堅持一下多賺點,開始惜售,近期就發生過3起大宗交易違約案例。
內資機構究竟有多瘋狂,再來看一組數據,目前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 71.99%,相比上個月提升了11.14%,有27.82的私募處于滿倉狀態,84.96%的私募的倉位達到5成以上。
外資機構的謹慎操作與內資機構的瘋狂買入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總有一方的買入時機是錯的。你不買它就漲,你如果還不買它還漲,等到你真正下定決心買入了,可能就未必了!因為市場先生總是那么出乎意料!
冷靜下來,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沒有任何一輪牛市時一蹴而就的,美國長達十年的大牛市中間也經歷過無數次回調。瘋狂的同時,可以留一份冷靜!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