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黑”是一種神奇的體質。
在娛樂圈,總有一些自帶“招黑”體質的明星,說話做事動輒就能被黑上熱搜,與此同時也擁有著同行羨慕不來的流量,輕易就能占據話題榜首,越黑越紅。
在地產圈,也有一些自帶“招黑”體質的企業(yè),因為其極為鮮明的戰(zhàn)略風格,被貼上刻板標簽。以至于很多同行中很常見的現(xiàn)象,在它們這里總是能產出一條大新聞,似乎這家企業(yè)馬上就要垮掉了。
時間一長,我們會看到一個現(xiàn)象,很多沒什么人質疑的企業(yè),最后越做越小,以至于查無此人;而一些時時處在風口浪尖的企業(yè),卻頂著“黑點”領跑在行業(yè)前端。
要想紅,別怕黑。 沒人黑,代表沒關注,距離flop只剩一步。
就像泰禾的“招黑”體質,并沒有影響這家企業(yè)以亮眼的成績渡過艱難的2018。
其實,這些年,泰禾一直在調整戰(zhàn)略,尋找著每一個市場周期里,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于是所謂“黑點”,在經過時間檢驗之后,原來就是泰禾的殺手锏。
“黑點”一拿地激進還是抓住機會?
大概很多人都是從2013年,泰禾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大膽拿“地王”的新聞中初次了解泰禾。于是大家慢慢形成共識:福建有這么一家房企叫泰禾,老板是金融出身很激進。
這也成了泰禾初入大眾印象的第一個“黑點”。
但時間很快證明了泰禾當初土地戰(zhàn)略的前瞻性和正確性。在那個階段,泰禾于一線城市所拿下的土地放到幾年之后來看,價格至少要翻一番。更不要提,如今房企們在各種“五限”地塊中費盡心思的輾轉騰挪,最終還是賺不到錢的悲慘現(xiàn)實。
如果有預言家泄露天機,相信很多房企那時會學習黃其森,咬咬牙多拿地。前幾年,黃老板一直在解釋,泰禾并不激進,泰禾的資金可以支持規(guī)?;哪玫?,事實證明泰禾抓住了那一輪樓市的上漲趨勢,也實現(xiàn)了業(yè)績的高速發(fā)展。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房企總土儲貨值TOP100”榜單上,泰禾集團闖入前十,比其20名左右的銷售排名高出不少??梢娞┖痰耐恋貎溥€將支持這家房企持久的規(guī)模發(fā)展。
泰禾始終圍繞一二線城市布局,項目遍布32個主要城市,覆蓋區(qū)域包括: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qū)、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qū)、以廣深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qū)以及以福廈為中心的海西經濟區(qū)、以武漢為中心的中部地區(qū)。
也正是因為從前儲備了充足的土地,讓泰禾在寒冷的2018年能夠從容地放慢腳步,應對全新的市場環(huán)境。
黃其森在2018年中的內部會議上,給泰禾的發(fā)展定調:“有一些企業(yè),只求速度,只求規(guī)模,就會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狽。以此為鑒,我們一定要有憂患意識,不能只求快。今年下半年,我們要將步伐慢下來,踩得更扎實,寧可犧牲規(guī)模,也要把公司管理和人才夯實到位。寧可少一點,也要精一點;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
我們看到泰禾在一線城市進入hard模式之前,完成布局提前轉身,先一步進入高速增長的二線城市以及一線城市的存量市場。其實早從2016年起,泰禾就基本不參與公開市場的招拍掛拿地模式,而是改為收并購及合作取地模式,嚴控成本。
2018年,泰禾拿地更是審慎,只通過收購和招拍掛方式取得10塊土地,投資不到100億元。相關數(shù)據顯示,2016年,泰禾土儲成本平均約為6500元/平米;2017年,降到5500元/平米;而2018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均價不到4000元/平米。
不斷下降的拿地成本和規(guī)模,足見泰禾對于現(xiàn)金的珍惜。在融資趨緊的當下,現(xiàn)金為王,成為房企的共識。
面對這樣的泰禾,怎么還能隨意扣上“激進”的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