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人民幣火箭發射!空頭欲哭無淚!力壓黃金原油!他說商品中的最狠角色應該是它!
【午市收盤】
滬指上漲0.23%,報2550.08點;深成指上漲0.53%,報7487.29點;創業板指上漲0.62%,報1270.30點。
A股三大股指小幅波動,光伏概念股表現活躍,向日葵等多股漲停。此外,5G、黃金、雄安、觸摸屏等板塊也漲幅居前。保險、券商、生物疫苗等行業表現不佳,領跌兩市。
【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漲破6.80關口】
今天上午,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幅持續擴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8關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也在盤中漲破6.8關口,均為去年8月以來首次。
【首席看市】
從去年年末開始,以國際油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場發生了劇烈變化,一是日內波動劇烈,二是趨勢方向不明。同時商品市場波動也牽動著股市和匯市,那么在今年商品市場有哪些確定性機會?原油到底是繼續下跌還是會重回高位?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又有哪些?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在做客財經頻道《交易時間》首席看市專欄時表示:油價連續上漲并形成階段性底部,同時市場對于上半年產油國減產十分期待,若能較好落實減產對油價將形成提振。大宗商品價格變化只是A股周期品種影響因素之一,還有其他許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判斷市場價格不可盲目偏好這一條邏輯線或一個方面。

2019年國際油價先抑后揚概率較小
2018年四季度市場宏觀及基本面的風險已基本兌現,內外盤原油跌幅較深,繼續大幅走低的概率較小,而2019年年初幾個交易日,油價連續上漲并形成階段性底部,市場對于上半年產油國減產十分期待,若能較好落實減產對油價將形成提振。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對原油需求形成直接影響,但原油需求相對剛性,近幾年全球需求增幅穩定在120-150萬桶/日,雖然經濟增速下滑,但影響的是需求增幅,并不會導致需求大幅下滑,而原油市場能否達到供需平衡主要靠供給來調節,即產油國近幾年實施的減產政策。2019年上半年產油國進入新一輪減產周期,若各產油國能很好地落實減產,原油市場很可能走向供需平衡。
2019年年初國際油價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市場情緒在逐步回暖,行情暫時企穩。沙特等產油國承諾落實減產以及減少出口提振市場信心,且近期與原油關聯性較強的美股也出現反彈,美元指數走弱,均對油市形成支撐。但上漲并非“一蹴而就”,預計在上方阻力位有所反復。全年來看,WTI原油運行區間預計在40-70美元/桶,Brent原油預計在50-80美元/桶,SC原油預計在350-550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