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繼2016年底信托業迎來一波曲線上市高峰后,近期這份名單又增添了兩位候選成員,分別是渤海信托和華寶信托,其中華寶信托是時隔兩年后第二次闖關。業內人士認為,信托公司曲線上市有利于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打破凈資本約束,對公司抗風險能力及品牌建設都是利好,后期關鍵也在于如何進行資源合理配置與投資。
兩公司曲線上市方案浮出水面
日前兩家信托公司的曲線上市方案同時曝光。一是在年初啟動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的渤海金控,復牌的同時披露了重組細節,擬通過發行股份買斷海航資本持有的渤海信托33.45%股權,然后擬以現金方式對渤海信托增資。增資完成后,渤海金控將持有渤海信托51%的控股權。該筆增資款將通過定向增發獲取。事實上,在渤海金控停牌的半年間,便有收購渤海信托的消息不時傳出。
另一家擬曲線上市的信托公司華寶信托,已不是首次向資本市場沖刺。據第一大股東寶武集團介紹,華寶信托本次的上市計劃大致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寶武集團將持有的華寶信托的全部98%股權無償劃轉至全資子公司華寶投資有限公司,該重組方案已經中國寶武集團批準,尚需銀保監會批準;第二步是將金融控股公司華寶投資推向資本市場。值得一提的是,華寶信托近日剛迎來新的總經理張軼,結束了長達8個月的總經理空窗期,而張軼正是來自于華寶投資。
兩年前,華寶信托的曲線上市方案曾無疾而終。2016年1月,*ST韶鋼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現為寶武集團)籌劃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不過同年6月,*ST韶鋼又稱,公司決定終止籌劃該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闖關成功者獲甜頭
彼時和華寶信托同時向資本市場進軍的另外幾家信托公司,不少都“闖關”成功并已經嘗到了一些甜頭。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介紹,從當時曲線上市的4家信托公司(江蘇信托、昆侖信托、五礦信托、浙金信托)投資收益來看,江蘇信托2016年為9.34億元,2017年升至9.95億元;昆侖信托2016年為2.21億元,2017年增至6.74億元;五礦信托2016年為2.53億元,2017年達3.06億元;浙金信托2016年為0.15億元,2017年也漲到0.64億元。
“由此可知投資收益均增長,信托公司上市有利于獲取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打破凈資本約束,對信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及品牌建設都是利好。當然后期關鍵是如何進行資金利用,如何進行資源合理配置與投資。”帥國讓說道。
信托業資深觀察人士廖鶴凱也表示,曲線上市的公司凈資本、對應的業務都能得到提升,假以時日這種效果體現會更加明顯,公司治理跟上的話,甚至有望實現對排在前面公司的趕超。特別是在資管新規去通道去杠桿或者說穩杠桿的當下,作用更明顯些。
獨立上市仍存難度
從投資收益看這也是一場雙贏,不僅信托公司增強了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等,獲得信托牌照的母公司也能分享紅利。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信托公司的展業范圍正逐漸從房地產、政府融資平臺擴展至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等新興領域,作為資產管理的一種重要渠道,未來有廣闊發展前景。
據了解,目前還有多家信托公司均在集團安排下邁向資本市場,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內,信托公司曲線上市將再次迎來集中爆發期。
不過,信托公司獨立上市仍有一定難度。2017年11月,山東信托成功登陸港交所,打破行業23年無公司上市的紀錄,也成為國內首個登陸H股的信托公司。一位信托分析師表示,山東信托上市對行業而言,更具有較大示范效應,說明內地之外的資本市場IPO具有可行性,不排除其他信托效仿。但短期內符合獨立上市條件的信托公司還不是很多,因為不少信托公司仍存在發展同質化較為嚴重、缺乏明顯有競爭力的主營業務、盈利模式難持續等問題,未來還應進一步提高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回歸信托本源。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