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吳曉波頻道最新消息,當下年輕人消費觀念正逐漸西化,提前消費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消費觀。那這部分年輕人最需要解決的事是什么呢?
改變你的支出配比
這類人群對自己的資金走向毫無規劃。可以將一個月的消費賬單進行計算,比如:餐費20%、購物40%、房租20%、其他開銷20%。也就是說每月的消費占工資80%,如此高的消費占比顯然是不合理的,需要降低。
如何改善?通過分賬管理。我們將收入分別用三張卡來幫助管理資金,用于不同類型的財務支出。這三張卡分別是:零錢卡、目標儲蓄卡、金鵝卡。
卡一:“零錢卡”
這張卡用于日常消費,定期轉入50%消費金額,所有的日常消費都經這個賬戶劃轉。這樣一來,只要分析這張卡的收支情況,就可以理清整個月的消費記錄,非常方便。當然這張卡也可以放在貨幣基金等取用靈活的投資渠道。
卡二:“目標儲蓄卡”
短期的目標資金,可以存放在這張卡中。而且還可以將每個目標,都對應匹配一些期限、風險和收益程度適當的理財產品。比如2年后打算換車,則可選擇投資一款2年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鎖定比較高的收益,用產品本身來記賬和規劃。
卡三:“金鵝卡”
短期內用不上的資金,可以用于長期投資的錢。比如剩余的工資、日常花銷結余等其他資金,轉入這張卡,掛鉤基金或股票賬戶。三張卡已經能高效地助力于“記”賬的動作,但接著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
最后一步:賬單分析,直觀體現資金結構,將自己的消費做成圖表是最直觀高效的呈現方式。目前,大多數記賬軟件也提供了方便的統計功能和可視化的圖表,有助于快速地做分析,你不妨在自己的記賬軟件中探索這個功能。比如,你可以利用軟件上的賬單分析功能,生成一張收支或投資“餅圖”,這樣能更清晰地展示消費和投資去向,及時調整變化。
保險:保障充足,重在當下
舉個例子,對于一個25歲剛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他的身體還不錯,日常消費也不低。于是,買保險往往會被放在“不緊急不重要”的事件列表里。直到某一天,你身邊出現了某個得了重病的年輕朋友,因為重病住院一年,除了社保可以承擔的醫療費用外,自己還額外花掉了20萬的醫療費用。于是,危機感激增,轉身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下單幾千塊,買了個三十萬的重疾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