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看到的是共有產權房,我看到的是人生
北京已經入冬。
街上的行人陸續(xù)開始帶上圍巾和手套,天氣大多時候都不錯,只是今年的風似乎比往年大很多。在這樣的冬季,有一群人正在為同一件事兒而奔波——共有產權房。
一年多以前,北京首次推出共有產權房政策。
作為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共有產權房的戶型以中小套型為主,尤其銷售價格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因此,很多人將共有產權房當做是在北京買房的最重要機會。
據(jù)90度地產估算,截止目前,北京已結束申購的共有產權房項目大約28個,總供應套數(shù)大約28941。隨著共有產權房項目細節(jié)的披露,市場反響并沒有預期中的火熱,申請購房的人很多,但選房現(xiàn)場棄房的人也不少,人們對共有產權房的評價褒貶不一。
我們將為大家呈現(xiàn)三段故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共有產權房,有人苦苦期盼,想買一套卻無房可買;有人在即將選房的時候棄選,理由是一輩子住一套房不現(xiàn)實;還有人,選房后立即陷入愁苦,因為需要東借西湊籌集首付款;也有人很佛系,買不買都行,因為不缺住的地方。
每一個買房故事里都濃縮了不同的人生,酸甜苦辣,五味雜陳,那是他們的經歷,也是很多人正在或終將經歷的人生。
No.1 故事:“救救東西城區(qū)集體戶口的孩子吧”
“東西城很心塞,夾心層的夾心層”、“東西城拿什么來換呢”、“救救東城區(qū)集體戶口的孩子吧”…… 這樣的言論時常出現(xiàn)在共有產權房相關報道的評論區(qū),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懂得的人偶爾會點上一贊,表示支持。
孫霞特別能理解這種心情,作為持有東城區(qū)集體戶口的新北京人,一度有很多人羨慕她,然而對于共有產權房,這種優(yōu)勢卻變成了劣勢。共有產權房的供應原則是“以區(qū)為主、全市統(tǒng)籌”,也就是說北京各區(qū)政府負責組織本行政區(qū)域內共有產權住房的土地供應和建設,而位于城市核心區(qū)的西城區(qū)和東城區(qū)幾乎沒有新增供地。不過,在孫霞看來,就算東西城有供地,也沒有幾個人能買得起。
對于這個問題,北京市住建委官網原文是“會在大興、房山、昌平、順義等發(fā)展新區(qū)統(tǒng)籌一部分房源用于彌補東、西城房源供應不足”,不過,從共有產權房推出至今,只有2018年初昌平區(qū)拿出綠海家園共有產權住房項目的665套房源面向東、西城無房家庭配售,供應非常少。
更可惜的是,孫霞錯失了那一撥申購。說到這一點,她無奈的嘆口氣。去年博士畢業(yè)后,她留在北京一家事業(yè)單位,從事醫(yī)療科研工作,按照約定,公司會為她提供北京戶口,由于單位很拖沓,導致她近期才拿到戶口,以致錯失購房良機。
去年剛出共有產權房政策那陣,孫霞很興奮,她想買套房子讓父母有地方住,因此一直非常關注,她首付有限,只有共有產權房適合她。前幾個月,房租漲得很厲害,這更加堅定了她買房的想法。無奈的是,面向東城區(qū)和西城區(qū)的房源實在太少。
現(xiàn)在,孫霞差不多每天都會瀏覽相關網站,11月中旬,朝陽區(qū)和房山區(qū)相繼推出幾個共有產權房項目,剛開始她還很興奮,但由于沒有一個配售給東城區(qū)居民,每次看到最后她都很失落。她曾經問過某權威自媒體,對方回復戶口和社保,把其中一個換出去,但由于自己是集體戶口,沒有辦法操作,只能這樣等著。
像孫霞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90度地產就此事跟一位業(yè)內專家交流,他認為在住房市場上,北京主要局限在供給端,在消費端或分配端的配套政策不到位,尤其共有產權住房在認購方面需要細化政策,要讓有認購意愿的人盡量可以買到,同時也要匹配各類政策,尤其是類似公積金政策等。
No.2故事:“有住的地方就挺好”VS“共有產權房是個坑”
11月23日,這個日子對張敏來說注定很難忘。
來京12年,她終于要買房了,然而她的心情十分忐忑,按照搖號順序,她是非京籍普通組85號,前面還有非京籍優(yōu)先組家庭146組,共有產權房項目槐新雅筑面向非京籍的總房源只有96套,這意味著前面選房的人至少有一半以上棄選,才有可能輪到她。
跟很多人一樣,張敏一大早就來到豐臺區(qū)中國插花藝術博物館,丈夫覺得肯定沒機會選上房,所以壓根沒來,陪她來的是同在北京打拼多年的表妹。
由于排名靠后,張敏一直安靜坐在椅子上,表妹則擠在項目銷控板前面的人群里,時刻帶來最新選房消息,“優(yōu)先組第一輪選房,10戶家庭選了7套,3戶棄選;第二輪選房,10戶家庭選了3套房,7戶棄選;優(yōu)先組全部選完,大約還剩35套房”,廣播開始喊普通組85號家庭選房的時候,張敏還是有些激動,雖然只剩下十幾套房子,基本都是頂層或者一層,但能夠選上一套,她已經覺得很滿意。
2006年,張敏初到北京,在豐臺做工程造價方面的工作,工資只有1000多,那時候南四環(huán)邊上的房價大約7、8000元,雖然便宜但她沒錢買。
這次之所以選擇共有權產房,是因為它比商品房便宜,用張敏的話來說,自己不會考慮投資,有住的地方就挺好。不過,開心過后,張敏馬上面臨新的問題——首付,槐新雅筑戶型都是84-89平二居,由于她在外地有一套房,需要六成首付,將近180萬,接下來她要趕緊籌錢,說到這里,她的聲音聽起來十分沉重。
與張敏的選擇不同,李飛在參加選房搖號之后,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去選房,說起這事兒,他的心情有點復雜。在他微信上寫了這樣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