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3月13日訊:“全球股災”陰影下的A股投資攻略!
當地時間3月12日,美股大幅低開,不到5分鐘便觸發本周第二次、也是歷史上第三次熔斷;恢復交易后,美股繼續下探,盤中雖有短暫拉升,但很快又恢復跌勢。收盤時美股三大指數均跌逾9%,跌入“技術性熊市”;道指狂瀉2352點,創1987年股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歐洲主要股指全線跌逾10%,黃金、原油均受重挫,NYMEX原油跌破31美元,恐慌指數飆漲逾40%。
A股表現韌性較足
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家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預期、基金賺錢效應等背景下,近期A股一度持續震蕩走高。
2月19日至3月3日,A股連續10個交易日成交規模超萬億元。受到外圍股市影響,雖然最近幾個交易日A股也出現調整,但相比海外市場,A股的抗跌性也是很明顯的。
事實上,如果是個價值投資者,就不會太驚慌。雖然“黑天鵝”無法預知,但A股的股價處于何等水平卻是很清楚的。
據Wind數據,截至3月12日,雖然經歷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最新的市盈率水平(TTM)還是約為20.00倍,市凈率水平約為4.42倍;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的估值水平則略高一些,兩者的市盈率(TTM)分別達到了20.1倍和32.9倍。
反觀A股市場,上證指數最新的市盈率(TTM)水平僅為12.60倍,市凈率則為1.36倍。顯而易見,美股的估值水平整體顯著高于A股。
“低價”永遠是投資的第一原創。所以,除了外資,公募基金的發行成績也創歷史紀錄!
據統計,2020年剛剛過去的2個月中,71家基金公司新成立基金產品 149 只,發行份額共計 3164.23 億份,創10年以來的新高,平均發行份額21.24億份。從產品類型及募資額度來看,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發行較多,募資額度較大。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等基金公司的新成立產品發行份額遙遙領先。“日光基”頻頻出現,爆款基金接踵而至。
匯添富基金首席投資官袁建軍近期也表示,市場短期面臨沖擊,但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他認為,當前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政策層面對股市高度呵護,在理財收益率大幅下行、流動性寬松背景下,居民配置資本市場的信心增強;同時,A股市場潛在增量資金空間增大,外資、保險、銀行理財和社保養老的遠期總增量資金規模近10萬億元;全球流動性寬松,復蘇伴隨低通脹帶動了全球資產荒,在這個大的背景之下,結合A股估值水平、資金流動性、市場發展階段等因素,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
潛在問題不能忽視
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將出現明顯下滑。
3月5日,*ST海馬發布的一則公告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這則公告顯示:公司2月汽車生產數量為0,銷售量同比下滑93%。具體來看,整個2月,*ST海馬四大車型產量均為0,而1月僅有SUV生產了630輛。
這并非個例,多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銷量大幅滑坡。金龍汽車2月份客車產量同比下滑38.51%,1~2月累計產量下滑 11.14%;江鈴汽車 2 月份汽車總產量同比下滑57.22%,銷量下滑65.13%;華菱星馬2月份中重卡和專用車上裝產量分別下滑 53.06%和 45.56%,銷量分別下滑49.36%和 59.77%;宇通客車 2 月份汽車總產量下滑66.91%,銷量下滑64.07%。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3月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 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同比減少 80%,1~2 月累計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1%,是近20年來的最大下降。
汽車行業只是一個縮影,餐飲、旅游、航空、娛樂業都是重災區,投資者要謹防“爆雷”。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電影行業。近期,萬達電影、華誼兄弟、長城影視等多家影視上市公司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萬達影視以47億元的虧損額成為今年的“影視虧損王”,華誼兄弟虧損近40億元緊隨其后。這兩家影視巨頭去年的業績就不佳,今年又遇到疫情,可謂雪上加霜。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股市投資既有險情,又有機會,投資者可以關注“新基建”和傳統基建領域,并從行業復蘇中掘金。
策略之一關注“新基建”
為了穩經濟,各地政府在陸續出臺各種措施,“新基建”的呼聲非常高漲。
所謂“新基建”并不是個新話題。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方就首次定義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仍然巨大,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7月底高層會議對基建發力方向再次作出部署,有別于過去依賴“鐵公基”(鐵路、公路、機場等),更聚焦于補短板與新型基建領域。
近期,各地政府陸續出臺各種經濟措施,就頻繁閃現新基建的身影。例如,湖南發布了2020年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總投資將接近1萬億元,主要是要推進交通網、能源網、水利網、信息網“四網”建設。又如河南省發布980個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了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
因此,在股市投資策略上,要提防業績短期下滑對股市的沖擊,不盲目追熱點;可以關注政策傾斜的行業,主要是“新基建”概念中的5G、特高壓、軌交、充電樁等。
以特高壓為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有22家特高壓概念股發布 2019 年年報業績預告,超七成業績預喜。業內預計,今年特高壓投資超預期,相關產業鏈概念股有望持續受益。銀河證券分析師周然表示,按照每條特高壓約200億元投資測算,年內新審批的7條特高壓線路或將帶來約1500億元左右的市場增量空間。日前,國家電網重啟特高壓已按下開工鍵,復工項目已達千億元。
策略之二傳統基建“物美價廉”
所謂傳統基建主要是指與傳統的交運、環保以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板塊。由于今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年初疫情帶來的突發因素對經濟沖擊較大,市場對于逆周期政策加力的預期在不斷上升,而傳統基建又是對沖投資下滑的主要手段之一,預計在“穩經濟”組合拳中也不會缺席。
傳統基建投資利好鋼鐵、水泥、工程機械等相關板塊,這些板塊目前的估值低、市盈率不高,有不錯的投資機會。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近期資金也在逐步介入傳統基建相關領域的個股。
策略之三從行業復蘇中掘金
一些受到疫情重創的行業,在疫情結束后,業績有望回歸。這些行業在當前利空消息的打壓下,股價可能出現階段性低點,如航空、旅游、高速公路等,相關企業一季度收入銳減將是大概率事件,可以關注。
以酒店行業為例,招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新增確診人數持續減少,各行各業陸續恢復營業,后期政府加大基建投資,出臺政策鼓勵消費,酒店需求端將出現一定的補償性消費;同時疫情過后消費者會更加重視衛生,青睞品牌連鎖,利好存量頭部酒店品牌。隨著2月份的股價調整,酒店行業的悲觀預期已經充分反映,疫情企穩后酒店行業有望迎來反彈,長期看疫情將加速行業品牌化、連鎖化趨勢,建議投資者關注酒店龍頭的反彈機會。
此外,在疫情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房企融資正在多個層面顯著松動。據Wind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國內房企債券融資 2484 億元,同比上升 36%。頭部房企占據了其中的大頭。根據同策研究院融資監測數據,今年前2個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資金額折合人民幣共計1683億元。
這一輪房企密集發債是境內境外齊頭并進,海外短債尤其多。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今年房企僅2月份的發債次數就達到2019全年發行量的一半。從歷史經驗來看,每一次房企資金面的整體寬松,都會引發土地市場和樓市的連鎖效應。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或“將軍論市”微信公眾號回復“牛股”領取每日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