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電商購物節臨近,各大平臺推出層出不窮的促銷活動,小到零食配件,大到數碼家電,優惠力度不小的商品價格吸引眾多消費者加入這場購物盛宴。在盡享消費愉悅的同時,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提醒大家,要警惕不法分子以“網購退貨、理賠“為名的電信詐騙。
網購退貨本是電商購物的常態,但有電信詐騙分子利用網購退款退貨的流程,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受害人的電話和購物信息(如快遞信息泄露等),隨后冒充理賠客服致電謊稱受害人購買的貨物有問題可申請理賠,并以各種隱蔽方式套取受害人關聯信息,詐騙其錢財。
近日,寶媽吳某接到一個自稱理賠公司的電話,對方以理賠吳某在網上購買的尿不濕商品為由,讓她在貸款平臺上貸款,然后存入本人的銀行卡作為理賠信用條件。吳某信以為真,按對方的要求借貸47000元,然后對方讓其發送收到的驗證碼,吳某按對方指令操作后發現借貸的47000元被轉走,被騙人民幣47000元。
吳某懊悔不已,本來她網購的尿不濕并無質量問題,但因為輕信騙子的謊話,加上貪圖小便宜的心理作祟,不幸落入了電信詐騙陷阱。對此,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提醒道,此類騙局通常在電商平臺上發生頻率較高,騙子實施詐騙利用的便是消費者愛占小便宜的心理。
正規網購平臺不會主動向用戶提供理賠,往往是根據消費者實際購買的商品質量情況,并在消費者發起理賠申請后才會受理。凡是自稱“理賠公司人員”、“電商客服”涉及產品質量主動退款或理賠的電話要格外當心。同時切記所有理賠轉賬、退款應通過網購平臺提供的官方渠道進行操作,切勿透露個人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信息及相關情況給陌生人,謹防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