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3月23日訊:黑天鵝與灰犀牛下的美股及應對策略!
股市灰犀牛
在千年時光中,歐洲人看到的都是白天鵝,因此認為天鵝就是白色的,后來在澳洲發現了一只黑天鵝,雖然只是一次,但推翻了人們上千年來千萬次觀察總結得出的結論。所以人們喜歡用“黑天鵝”事件特指極其罕見,但一旦發生影響極其巨大、完全顛覆長期歷史經驗而事前卻根本無法預測的股票重大事件。
“黑天鵝”事件對中國股民來說,早已不再陌生,去年多家上市公司計提商譽的時候,我們說黑天鵝已經不是珍稀動物了,變成了“家禽”。除了“黑天鵝”,還有一個有趣的金融術語 ---- “灰犀牛”。
在非洲大陸,灰犀牛比較常見,這種動物體型笨重,反應遲緩,當它在遠方出現的時候,人們往往毫不在意,但一旦它狂奔而來,定會讓人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卻更危險。
如果說“黑天鵝”用來比喻小概率、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那么灰犀牛則用來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在概念上,黑天鵝與灰犀牛相互補充;在現實社會中,如果黑天鵝與灰犀牛同時發生,那就會發生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比如美股股災。
這次美股的暴跌堪稱史詩級,半個月四次熔斷,道指一個月暴跌萬點。
疑是銀河落九天
但在此之前,高位的美股人們已經習以為常,它就像一只灰犀牛一樣被大部分人毫不在意,直到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這只黑天鵝出現,成為刺破泡沫的那根針。那么為什么說高位的美股是只灰犀牛呢?
在十年的長期牛市中,美股的重要最大買家是上市公司本身,也就是公司股票回購,這個結論有數據支撐。美國公司之所以愛回購股票,一是維護股價,二是回購注銷后可以提高公司的財務基本面指標,比如每股盈利和凈資產收益率,進而進一步提升公司的估值。
回購的錢從何而來呢? 主要靠發債,而發債的質押物是股票。這個套路并不是新發明,A股最早的那批莊家就是這么玩的:
先在二級市場買股票,然后拿到銀行質押,融到的錢繼續買股票,推動股價上漲,再拿新買股票質押融資,如此反復。
這種資金空轉游戲,誰獲益呢?事實上,整個產業鏈,從公司高管到股東,中介,大家都能獲得利益,只要這個鏈條不崩,前提是資金的利率必須非常低,股價必須一直慢漲,不能崩。
既然這個套路這么簡單,難道就沒人提前看出來,主動做空嗎?事實上,早在2016年,就有中國券商分析師從邏輯上嚴密論證美股泡沫必然破裂的必然性。
非常有意思,長達60頁的長篇深度報告,核心邏輯如下:此輪美股牛市本就維系在上市公司的回購之上,特朗普的當選將改變上市公司回購的低利率基礎,美國經濟基本面的隱患將隨著寬松的逐步退潮而暴露,慘烈的降杠桿過程行將開啟。
邏輯沒問題,但看錯了特朗普。
特朗普作為宇宙大明白,怎么可能看不懂華爾街的這些套路呢?所以他上臺后為了避免危機出現在自己任內,天天懟美聯儲,讓它們降息再降息,寬松再寬松,最終讓這個套路又玩了三年多,道指又漲了一萬點。
如果當時誰看了這份研報去做空美股的話,恐怕墳頭草都有三尺高了吧,邏輯很順暢,關鍵因子看錯了,這其實是很多做邏輯的人士一個通病。
但該來的總是來了,新冠疫情就像一根針一樣,對著美股的大泡沫就這么輕輕一刺...
上周五,美股又是大跌,雖然沒有創出新低,但特朗普上臺后的漲幅已經全回去了,當然,大哥不笑二哥,我們不是也在3000點下面趴著嗎?人家這些年至少享受過上漲的快感,對不對。
正如上面的分析,最恐怖的事情其實是美國上市公司的債務,想想18年我們經歷的“股權質押危機”,現在輪到美股了。股價大跌,質押物縮水,銀行要求補充質押物,被拒后,拋出股票,股價繼續下跌,最后公司破產或易主。
我們這邊可以強制禁止平倉,還有國資接盤,老美可沒有這么強有力的手段。每次危機,一定會出現標志性的上市公司破產才會達到高潮,比如08年危機時的雷曼,貝爾斯登,這次會輪到誰呢?難道會是波音?真不知花落誰家。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普遍以當年的SARS來推演市場的運行,但事到如今,我們看到了遠超當年的情形,尤其是美股,十年牛市已然結束,而且可能引發實體經濟危機。
美聯儲連續兩次緊急降息,“打光”子彈,降到零利率,就是看到這危險的后果;留給特朗普的時間不多了。
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彎道超車的機會,雖然前途光明,但過程曲折,要做好這個準備,一切無非國運二字。未來一個月很重要,疫苗是很關鍵的變量,耐心觀察,不預設立場,尊重市場的選擇。
行情好,我非常有信心掙大錢,一點問題都沒有。
行情不好的時候,我要做的就是,控制住自己,控制住倉位,比如別把做T變成被動加倉,別用杠桿,讓資金順利穿越冬天,活著到下一個春天。
在資本市場,可以慫,但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