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3月30日訊:零利率、負利率,各國央行降息大比拼,中國什么時候跟?
站在第一季度的尾巴上,深吸一口氣,是口罩和消毒液的味道。
而整個3月,全球股市似乎都在學習“集體主義”四個字,接二連三的集體熔斷讓所有人都驚呼自己正在“見證歷史”。3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發文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出現衰退,至少像2008年金融危機一樣糟或更糟。
各國央行降息
怎么辦,不論股市、債市、還是市場,“市”總是要救的。各國央行似乎都寄希望于用“降息”來力挽狂瀾。有媒體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3月24日,2020年以來,有44個國家與地區先后進行降息,累計67次,其中18個國家與地區降息2次以上。其中,3月更是全球央行降息密集期。
3月15日晚,美聯儲宣布緊急降息100個基點至零。隨后,全球央行接二連三的“跟牌”,紛紛踏上降息之路。
3月16日,新西蘭央行第一個“跟牌”,調降指標利率75個基點,將官方隔夜拆款利率調降至0.25%。路透社稱,新西蘭央行此次前所未見的行動,是追隨美聯儲等全球主要央行降息,因新冠疫情持續打擊貿易、旅游觀光和國內生產。
隨后,14個國家和地區“跟牌”降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北京時間16日晚12時,韓國、捷克、科威特、尼日利亞、阿聯酋、沙特、卡塔爾、巴林、以色列、越南、約旦、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宣布了不同程度的降息措施。
3月17日至19日,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又有埃及、智利、突尼斯、土耳其、亞美尼亞、巴基斯坦、突尼斯、波蘭、加納、巴西、菲律賓、冰島、澳大利亞以及印尼共14家央行宣布了降息。
相比之下,中國央行保持了較強的政策定力,3月份并未降低MLF、OMO與LPR的利率,僅進行了一次計劃內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中國為什么不降息?
首先,目前中國流動性較為寬裕。一方面我國央行近期在投放流動性方面并不吝嗇,不論是2月初推出的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貸款優惠;還是2月底決定增加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亦或是3月16日通過定向降準釋放5500億流動性、提供3500億元的政策性銀行的專項信貸額度幫助小微、民營企業的復工復產復業。一系列密集的金融政策都釋放了較強的流動性。另一方面,為了應對疫情沖擊,我國已推出積極財政減稅增支,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企業的流動性壓力。
其次,從目前的數據跟市場輿論來看,疫情對我國經濟沖擊整體可控。盡管1到2月主要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國民經濟受到疫情影響處于下行階段。但近期,這種情況似乎有所好轉。3月17日,《韓國先驅報》報道稱,韓國對中國的出口表現出復蘇跡象,韓國3月1日至10日期間對中國的日出口額達到4.36億美元,較今年2 月同期增長20.8%。同日,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報道,中國的零售業正在恢復,大城市對此表現出謹慎而樂觀的態度,周大福珠寶集團約 85% 的門店恢復運營。彭博社近日報道,隨著對新冠肺炎的擔憂消退,中國各地的餐館正在逐漸重新開業。
再次,從目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來看,中國受到的降息壓力還在承受范圍內。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由于美國已采取零利率,考慮到美元的世界地位特殊性以及歐元區和日本實行負利率的弊端,美國進一步降息采取負利率的可能性較小。同時,中美利差正在從高位下降。因全球陷入疫情恐慌情緒,中國利差急速上升。3月5日計算,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0.920%,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2.6946%,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超過170bp,創2015年1月以來新高。3月6日,美國國債收益率繼續全線走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跌至0.70%,創紀錄新低。但隨后,隨著恐慌情緒釋放,中美利差開始回落。3月18日、19日、20日的中美利差分別為1.53%、1.61%、1.76%,已經回落到2月底和3月初的水平。
中國當前需要的是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絕非大水漫灌式的放水。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