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份額有望持續增長,私募基金倉位有望回升,保險資金可能會逐漸增加倉位,外資投資可能會迎來邊際改善...最近很多市場機構的預測觀點反映了對2024年a股市場資金的期待。
業內人士預計,2024年投資端改革將迎來更多實質性措施,有望研究出臺優化“長錢”進入市場環境、引導“長錢長投”的綜合措施;同時,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將處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級和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整將進一步發揮作用。
投資方改革進行的時候
如何通過投資方改革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是未來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問題。近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在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表示,將深入推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建設,把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投資方改革,促進健全有利于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的政策環境,引導投資機構加強逆周期布局,壯大“耐心資本”。
為了擴大“耐心資本”,資本市場投資方改革行動計劃的出臺。“重點關注即將到來的資本市場投資方改革行動計劃,這將勾勒出投資方幫助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政策框架。”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行動計劃可能會從加強中長期資金引進、促進公募基金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做出系統安排。”
中國證監會圍繞行業建設,強調加強行業機構內部治理,回歸本源,穩步發展,加快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認為,該機構應全面提高投資研究、定價、上市咨詢和后續監管,發揮市場“看門人”作用,保證上市公司質量,充分發揮市場培育功能,不斷監督。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將穩步推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堅持“引進”與“走出去”并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開放,提高跨境投融資便利性,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我相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相關部署將進一步擴大外資機構在中國的發展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外資金融機構也有望進入更多的業務領域,在實際業務發展中更有效地引入國際產品、服務、經驗、技術、人才等金融元素。”摩根大通證券首席執行官(芳)
增量資金有空間進入市場
政策溫暖,利率低,經濟穩定,這是很多機構對2024年經濟金融形勢的基本判斷。在這種組合下,權益資產在大規模資產中的性價比進一步提高,有望引起更多機構的關注,從而有吸引增量資金進入市場的潛力。
根據該機構的判斷,公開發行基金仍將構成2024年a股市場增量基金的重要來源。在中信證券看來,2024年可能是一個關鍵的一年。主動權益基金有望逐步摒棄過去長期堅守主題軌道的思維方式,采取更加積極的布局策略。
私募股權基金的倉位已經降到了階段性低位,未來觸底的可能性正在增加。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的分析,一方面,私募股權基金持倉處于低位,增加倉位的空間充足;另一方面,私募股權基金整體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推動股權投資規模增加。“最近,一些私募股權基金經理對a股的投資信心增強,這反映了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熱情正在上升。”該機構表示。
展望2024年,很多機構對保險、銀行理財等資金加速入市持樂觀態度。中信建投證券估計,理財產品貢獻的增量資金可能達到1200億元。
市場觀點對外資的預期并不悲觀。許多機構認為,外資投資可能會迎來邊際改善。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預測,2024年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約150億美元。中信建投證券也對2024年a股市場的外資投資持相對樂觀態度,預計全年增量資金將貢獻約2000億元。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給出了美聯儲加息周期逐漸結束、全球流動性環境有望改善等諸多理由。中國經濟進入復蘇周期;目前,外資配置低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野村、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資銀行近日表示,a股有望在估值修復和利潤改善的推動下迎來新的機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a股的信心增強。
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
在不斷引導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鼓勵長期價值投資的同時,市場機構認為,2024年,相關部門將把促進投融資的動態平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整。
中國證監會近日表示,將加大推進投資方改革力度,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動態優化IPO定價、再融資、減持等制度安排,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
在IPO方面,普華永道近日發布報告預測,2024年a股市場IPO數量為200家至240家,年融資額為1600億元至1900億元。中信建投證券預測,2024年IPO規模約為1500億元。
“總的來說,2024年將進一步優化a股市場投融資的動態平衡。監管部門將充分考慮二級市場的承受能力,加強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整,更好地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協調平衡發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