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召開了汽車技術發布會,正式亮相了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車小米SU7.同時圍繞“誰是小米汽車供應鏈廠商”的討論熱度不減,其中個別消息真假難辨。
日前小米公司發言人發微博表示:“我們最近關注到一張關于小米汽車產業鏈的圖片,經核實,其中內容至少有50%完全錯誤。對此漏洞百出的信息匯總,以及對公眾、投資者帶來的誤導,我們深感不解。特此澄清。”
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在微博上轉發回應,“關于小米汽車,有非常多謠言和黑稿,我們會及時澄清。”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在接受新消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任何企業而言,供應鏈相關信息都屬于高度機密,尤其是像小米這樣的上市企業。在企業未正式公布之前,相關信息的泄露都會影響到公司的股價,包括小米自身,以及供應鏈名單上的上市企業,這不利于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孫宇昊律師也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制造這些所謂供應鏈企業的個人或機構的真實目的,可能很大程度上還是將更多的品牌拖入話題圈,打擊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面對作為自主品牌的小米公司,在SU7的價格沒有確定之前,相關個人或機構曝光和惡意編造相關信息的動機顯然是不純的。”
新消費日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目前小米汽車已經確定的合作對象包括寧德時代、匯川技術、均勝電子、比亞迪等。
在核心技術上面,如電機方面,小米選擇了自研。電驅系統是與蘇州匯川技術共研,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匯川技術表示:“公司參與了轉速達21000rpm的小米超級電機V6s的聯合研發,而轉速達27200rpm的V8s電機系小米全自研產品。”
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小米選擇與寧德時代合作,關鍵的電池包工廠,小米則是選擇了自建,并在電池技術領域申請了132項專利,其中授權專利達65項。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中出現了兩款小米牌純電動轎車,分別搭載了磷酸鐵鋰電池(襄陽弗迪電池)和三元鋰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其中,襄陽弗迪電池屬于比亞迪。
近日,小米也公布了小米汽車SU7電池包槍擊實驗的視頻,視頻中電池包遭受了步槍三發子彈的射擊,其底護板仍未被擊破。
據悉,小米汽車電池包總共14層的硬核物理防護,此前雷軍在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小米汽車SU7的電池包通過了1050項安全測試,即使水冷系統工作,55℃高溫下依然無明火、無熱蔓延。
其他零部件,如智能駕駛的芯片小米選擇了英偉達;智能座艙內的芯片,小米選擇了驍龍;車身和底盤的各類控制零件,則是來自德國的傳統汽車一級供應商居多,如博世、德國采埃孚、舍弗勒等。
有汽車行業從業者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根據發布會上已確認到的信息,這些供應鏈企業基本都是汽車供應鏈的行業頂級巨頭,小米汽車在用料上面足夠扎實。供應鏈出來給產品背書,既能打消消費者的顧慮,縮小信息差,也能讓供應鏈收獲名聲。總體而言,小米SU7上有很多自研技術,供應鏈企業既有中國企業,也有中資背景企業。”
在轉發辟謠小米汽車供應鏈的微博下面,雷軍與網友互動時表示:“50萬以內,有對手嗎?”結合此前技術發布會上,雷軍表示小米汽車定價不會低于14.99萬元,可知小米汽車定價落在了15萬元-50萬元的區間之內。
丁少將認為,小米汽車是小米集團高端化戰略的很重要一部分,因此其定價也應與該戰略一致,此前雷軍也表示小米汽車”首戰即終戰“。“目前業內的預期是在30萬到50萬之間,但目前還有爭論。”
有券商機構表示,如果SU7定價介于20萬-30萬元,參考小鵬P7表現,全年銷量有望達到6萬輛;如果SU7定價大于30萬元,蔚來ET5T月均銷量為0.3萬輛,小米SU7銷量表現取決于產品配置以及產品營銷等多方面因素。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