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召開滬市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座談會。與會專家表示,全面注冊制以來,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新政迭出、信號積極,為并購重組業務的開展創造了良好契機,但科創領域的重大并購重組項目還比較少,相關支持政策仍有完善空間,市場活力仍需進一步激發。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建立完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綠色通道”,優化“小額快速”審核機制,落實好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政策。
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
據悉,本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激發并購重組市場活力,推動高科技企業高質量產業并購,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政策要求。座談會上,包括證券公司、投資機構、上市公司的相關代表圍繞市場普遍關注的估值合理性、業績承諾監管、支付工具選擇及重組審核效率等問題展開交流。
證券公司代表認為,優質產業并購將極大盤活存量上市公司,有利于龍頭公司高質量發展。考慮到科技企業不同于傳統行業,具有技術沉淀期長、前期投入高,增長潛力大、增長速度快等特點,產業并購邏輯有所不同,建議對于并購標的采用符合科技型企業特點的估值邏輯,允許更為靈活的重組支付方式,適當放寬A股上市公司之間的并購整合等。
創投機構代表表示,未來中國并購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并購退出有望成為國內創投機構項目退出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希望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圍繞主營業務進行橫向并購,或者沿著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并購,推動產業整合、形成規模效應,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建議對重組對價股份鎖定期、業績承諾監管安排、高科技企業的重組審核機制等進行優化完善,更好激發創投機構并購退出的積極性。
上市公司代表也就跨境并購較境內并購在盡調難度、交易慣例、審計評估等方面的差異和困難進行了交流,并建議在信息披露制度上給予適應性支持。
與此同時,本次座談會也提出,希望市場主體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激發市場科技創新活力,共同推動上市公司利用并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
正積極研究建立完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綠色通道”
一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具有優化資源配置、加速科技創新、推動科技企業發展壯大等多重功能。以科創板為例,近年來,科創板已累計披露350余起資產交易,均系圍繞同行業或上下游進行的產業并購,有力提升了科創板公司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證監會先后發布延長發股類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等新規新政,并明確提出要“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的估值包容性”,展現出開放、包容的監管態度。
例如,10月27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6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決定》,延長發股類重組項目財務資料有效期,促進上市公司降低重組成本,加快重組進程。其中,明確發股類重組項目財務資料有效期特別情況下可在6個月基礎上適當延長,并將延長時間由至多不超過1個月調整為至多不超過3個月。
11月1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購買資產規則》,就定向可轉債重組相關事項作出專門性規定。證監會表示,此舉有助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以定向可轉債為支付工具實施重組,置入優質資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有關部門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將推動上市公司用好定向可轉債等多元化支付工具,通過重組提質增效、做優做強。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建立完善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綠色通道”,優化“小額快速”審核機制,落實好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政策。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