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以及需求場景的細分,我國杯壺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快消品的特征,產品消費更換頻率加快,整體市場規模增速加大。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2年中國杯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8.85億元。
作為國內杯壺行業規模最大的供應商、品牌商之一,安徽省富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光實業”)深耕杯壺領域38年,專注杯壺的技術研發。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富光實業及其關聯公司,當前共有1000余件有效專利儲備。
專注研發實現技術突破
杯壺雖然是日常飲具,但如今隨著產品品類愈發細分,杯壺企業也更加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與運用,國內杯壺產品逐漸走向智能化、高端化,各大杯壺品牌也在轉型升級,尋求技術突破,以滿足不同市場、人群、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從技術儲備上看,根據智慧芽科創力評估平臺顯示,富光實業及其關聯公司目前在全球158個國家/地區范圍內,累計有1000余件有效專利。其專利趨勢顯示,近三年來,富光實業及其關聯公司專利申請量增長率達15%以上,呈現快速攀升趨勢。
深入分析其專利布局可知,富光實業已在真空杯、太空杯、泡茶杯等細分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儲備。據了解,目前富光實業擁有超200人的自主研發團隊,經過多年實踐經驗,已經構建起以研發創新為核心、以專利標準布局和創新激勵機制為支撐的知識產權體系。
圖1:富光實業3D專利地圖(來源:智慧芽)
從具體專利上看,富光實業一件已公開專利“一種具有抗菌并耐冷熱沖擊的玻璃杯制造方法”,能夠使處理后的玻璃杯活性納米銀數量增多,從而加強抗菌能力。銀對液體中的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微生物被銀吸附后,起呼吸作用的酶就失去功效,微生物就會迅速死亡。隨著研發持續突破,富光實業直擊消費者需求,迎來產品接連升級。
持續創新迎來產品升級
富光實業創立于1984年,嚴選材質,致力于為用戶帶來安全可靠的飲水產品和服務。在產品創新上,從摔不爛的塑料太空杯、茶水分離的泡茶師,再到控溫杯、智能杯等,富光實業洞察消費者需求,探索環保、安全的杯壺材料。
富光實業率先將金屬離子抗菌材質,應用在富光塑膠杯吸嘴和飲水口、玻璃杯內壁、保溫杯內膽等部位,推出銀離子抗菌玻璃杯,實現了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的抗菌率達99%以上,即使在高溫環境中,材料中的抗菌因子也不會流失。
據了解,富光實業與多所高校成立聯合實驗室,并成立以專家和教授為主體的專家委員會,同時與中科大、中國美院等眾多高等院校開展專題項目深度合作。富光實業與中國航天特種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306所之間進行軍轉民技術合作,采用航天相變材料制成富光航天控溫杯,一杯雙溫,杯蓋60秒迅速降溫,杯身24小時保溫,也為其創造了上線58秒即售空的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富光實業也是中國杯壺行業的開創者和標準制定者之一。富光實業主導及參與起草了《不銹鋼真空杯》、《運動水壺的安全要求》、《杯壺類產品安全通用技術要求》、《雙層口杯》、《塑料飲水杯》、《雙層玻璃口杯》、《單層玻璃口杯》、《鈦杯》、《不銹鋼真空烤瓷保溫杯》、《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真空杯》(報批中)、《抗菌玻璃杯》(起草中)等十余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為高品質產品保駕護航。
未來進一步探索智能杯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預測,預計到2025年,全球智能水杯市場規模將達到4870萬美元,CAGR將增長25.7%。智能水杯,這個領域對于中國傳統杯壺市場來說,發展趨勢似乎還不夠明朗。過去七八年,國內除了局部范圍內出現過幾波智能水杯小熱潮,基本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據了解,富光實業正積極推進智能水杯技術儲備和專項工作,著力研發滿足不同用戶使用需求的智能水杯。從富光智能產品接入華為HIlink開放生態體系、推出帶TDS水質檢測功能的智能產品,我們看到了智能水杯更遠的未來。
圖2:富光智能抗菌保溫杯
此外,富光實業成立創新研發中心,從產品設計創新、結構工藝創新、標準化建立等方面發力,加大原創性、差異化產品開發。富光實業打造專業人才團隊、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持續的工藝技術改進和創新,夯實技術壁壘,構建起工藝技術的競爭優勢。
國內杯壺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聚焦消費者深層次細分需求和場景化挖掘或將成為競爭核心。創新研發是富光實業的核心動力,依靠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和儲備,未來將進一步發力智能杯領域,探索創新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