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產品“自購潮”熱力升溫。
10月17日以來,已經有10多基金公司、券商資管先后發布自購公告,用真金白銀的方式為市場注入信心。
與此同時,私募機構也在行動,知名量化機構宣布自購5000萬元。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公募、私募以及券商資管的自購金額已達到90億元。
私募年內自購超15億元
10月17日,知名量化機構宏錫基金宣布自購5000萬元。宏錫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堅定看好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長遠發展,對量化CTA策略長期充滿信心。本次自購計劃,宏錫基金創始人、投委會主席劉錫斌申購不低于1000萬元,公司自有資金及員工申購約4000萬元,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
宏錫基金稱,自今年9月以來,宏錫自有資金、高管、基金經理及員工陸續增投、申購旗下基金產品,且后續將持續分批增投與申購,與投資者共進退。對于中長線資金而言,市場的短期調整或許是相對較好的布局和優化資產配置時機,公司將以實際行動踐行長期復利投資理念,與投資者同舟共濟,長期共贏。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份,宏錫基金也曾宣布自購5000萬元。宏錫基金彼時表示,由于期貨市場持續3個多月出現震蕩行情,公司旗下產品凈值有不同程度的回撤。一直以來,宏錫基金與投資者都是利益共同體。因此公司決定,即日起宏錫基金自有資金、高管、基金經理及員工擬分批增投、申購旗下基金產品約5000萬元,且持有時間不低于一年。加上前期公司自有資金及員工資金已持有的1億元,本次增投申購計劃完成后,公司及員工持有公司產品將超過1.5億元。
宏錫基金并不是唯一一家自購的私募。由于今年市場波動較大,上證綜指此前一度擊穿3000點,不少私募機構開始真金白銀的進場,與投資人共進退。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21家私募發起了自購,合計自購資金不低于15.66億元。其中有8家私募的計劃自購金額等于或超過1億元。
目前計劃自購金額最高的是量化巨頭九坤投資,該公司公告稱,決定自3月18日起,采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股票型資管產品。每月定投金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定投周期為3年。即總共將斥資3.6億元自購,而這是九坤今年以來第二輪自購。今年1月28日,九坤曾宣布1億元自購。
對于自購多數私募的理由是市場估值已經到了底部。知名百億私募正心谷董事長、投決會主席林利軍今年5月宣布,其本人和正心谷的投研團隊將繼續追加跟投3000萬元,長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此前,正心谷投研團隊、員工和林利軍在旗下產品的跟投金額已超過2億元。
公募自購規模逼近18億元
除了私募之外,近期公募的動作更引起市場的關注。
自10月17日,易方達基金打響新一輪的自購“第一槍”之后,10月18日,又有多家公募基金宣布自購計劃,包括博時基金、睿遠基金、鵬華基金、前海開源基金、景順長城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5家公募基金自購15.4億,3家券商資管自購2.2億,總自購規模接近18億元。
截至10月18日,年內公募基金通過自購計劃已實施的凈申購規模已達到63.71億元。從各家自購基金的類型來看,權益品種占據多數,未來基金經理進行資產配置的方向備受業內關注。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私募基金“自購潮”傳遞了積極信號。
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經理徐圣雄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和以往相比,此次密集、大規模的基金自購,且基本全部投向于自家權益類產品的自購,傳遞了基金公司對于自身產品實力和未來行情長期看好的信號,也是從實際行為中,表達了基金公司和基民收益風險共擔的決心。自購行為也是對當前市場投資價值的認可,當前市場底部特征非常明顯,是非常好的長期布局良機。此外基金公司通過自購行動引導投資人長期投資、理性投資,也是好的投教方式。
徐圣雄還表示,一般密集、大額的自購往往出現在市場的底部位置,雖然不一定是短期時間段的最低點,但一般也是筑底的信號。對于普通投資人而言,其實是很難精確把握行情反轉機會的,不妨在此時間段,通過定投的方式,逐步累積籌碼,靜待花開。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