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天然氣價格飆升,歐洲諸多化工廠紛紛減產停產。化肥產能大幅削減,歐洲化肥供應短缺,或將影響秋季作物的播種生長。除此之外,俄烏沖突對糧食產量的損害以及印度對出口大米加征關稅也或推動糧價上行。
歐洲化肥價格顯著走高。由于無法承擔昂貴的天然氣價格,8月底,歐洲諸多化肥廠宣布停工。英國最大的化肥制造商CF Fertilizers UK宣布暫停比林厄姆工廠的生產,波蘭Grupa Azoty公司停止氮肥生產。歐洲化肥協會表示,歐洲的化肥產能已削減超70%。預計這或將損害全球6%-9%的化肥出口。化肥產能走弱,推動9月以來化肥價格大幅上升。
播種期化肥使用至關重要。化肥約九成主要在播種時期使用,如果播種時期化肥使用量不足,這將導致收獲期糧食產量減少,因此播種期化肥的使用對全年的糧食產量存在重要影響。而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和玉米大都在4、5月份開始播種,4、5月俄烏沖突持續不斷,化肥價格高企,這將對近期收獲季的糧食價格形成進一步的上行壓力。
小麥、玉米受影響較大。無論是從出口量還是產量來看,玉米和小麥都是規模最大的農作物。在全球出口糧食品類中,小麥和玉米是最主要的出口作物,均約占全球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球糧食產量中,玉米產量最高,其次是大米和小麥。玉米、大米、小麥占總糧食產量近九成。
主糧預期產量下調。因極端氣候的影響,6月全球農業市場信息組(AMIS)大幅下調了產量預期,而7月根據歐盟和阿根廷的種植情況進行了小幅上調。9月糧食產量預期下調,這可能是因為歐洲化肥廠停工,削減化肥產能,從而影響未來的糧食產量。
俄烏沖突制約糧食生產。除化肥以外,俄烏沖突也會對糧食產量產生影響。美國農業部(USDA)9月的報告顯示,烏克蘭主要糧食作物年產量如小麥、玉米和葵花油等較去年大幅降低,烏克蘭的谷物出口額同比增速也大幅下降至零以下。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烏克蘭糧食出口額較去年下降50%以上。俄羅斯小麥出口量也嚴重受損,農業市場研究機構SovEcon表示,在新的農業年度(2022.7-2023.6)的前兩個月中,俄羅斯的小麥出口量下降了約四分之一。盡管黑海港的重啟緩解了糧食壓力,但俄烏沖突短期內或難以和解,糧價仍存走高壓力。
印度關稅或推動米價升超10個百分點。印度是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國,其出口份額約占40%。近日,印度對其出口的白米和糙米加征20%的關稅,這些關稅措施適用于印度60%的大米出口。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TREA)主席稱,22年印度的大米出口可能減少超500萬噸,下降約25%。這將進一步推升糧價。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預計,加征關稅可能會令大米出口價從目前的350美元/噸漲至400美元以上,上升14.2%。
國際糧價或將繼續走高。受收獲季節產量下行的影響,糧食價格自7月起開始走高。本次歐洲化肥廠停工潮或將再一次推動化肥價格上行,而目前又正值秋季冬小麥播種時期,若化肥使用減少,糧食產量將存在下行壓力。此外,印度加征出口關稅推動大米價格上行,俄烏沖突影響仍持續不斷,預計國際糧價將繼續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