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集采常態化有望導致行業大洗牌,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也在部分地區進行了探索集采。國家頻繁出臺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將中醫藥發展規劃上升至國家層面。我們認為中藥較大部分為獨家品種,如廣東省聯盟集采53個品種中有36個為獨家品種,同時中醫藥具有消費品和保健品屬性,在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下具有長期增長邏輯。預計整體中醫藥行業需求仍持續向好,建議從五大維度去選擇標的:①具備極強護城河、產品品牌壁壘高的龍頭企業;②業績增長的持續性與估值相匹配:受益于配方顆粒新國標改革后放量的企業;主營產品具備定價權、疊加漲價邏輯的企業;③管理層改善邏輯;④中藥創新藥增量邏輯;⑤中醫服務提供商,新中醫診療龍頭,OMO模式全國布局持續推進。
▍組建全國聯盟辦公室,“中成藥”國采開啟。
根據湖北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管理服務網,9月9日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全國中成藥聯盟采購公告 (2022年第1號)》文件,我國30個省級單位(不包括湖南、福建和港澳臺)組成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對16個產品組42個中成藥產品展開集采,采購周期為2年,視情況可延長。同時在采購周期內,未中選產品納入聯盟地區監控管理,醫療機構采購未中選產品不得超過同采購組實際采購量的10%。此次集采將是首次基本實現全國性的統一采購。和國家藥品采購辦公室、國家高值耗材采購辦公室同等級的國家中成藥采購辦公室的設立,代表著中成藥集采的全面開啟。
▍中成藥集采經歷從省市探索性集采到省級聯盟全面集采的階段。
2021年及之前,中成藥在山東青海、浙江金華、河南濮陽等省市進行了探索性集采;2021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省級聯盟成為中成藥集采主要模式。根據湖北省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湖北等19省中成藥集采和廣東等6省中成藥集采均已塵埃落定,湖北聯盟集采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廣東聯盟集采非獨家產品擬中標的平均降幅為-67.8%(A組降幅-55.3%,該組企業產品首年預采購量所折算服用總天數占聯盟地區合計服用總天數的比例不低于80%),獨家產品擬中標平均降幅為-21.8%。平均降幅符合預期,獨家品種降幅較低。2022年4月7日國家醫保局召開首次全國醫藥集采機構工作會,研究部署集采平臺建設工作,進一步支持醫藥集采改革、探索新的價格形成機制。預計未來集采將進一步呈現規則多變、精巧繁復的特點。
▍中藥研發“源于臨床,回歸臨床”,中藥創新藥研發有望推動市場擴容。
中藥復方制劑的處方一般來源于中醫臨床實踐,具有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支持和指導,是在總結個體用藥經驗的基礎上,固定處方和工藝,明確功能主治和臨床定位、適用人群、用法用量和療程,研發制成擬用于群體用藥的中藥新藥。2019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的要求。國家藥監局2020年9月發布的《中藥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和2022年1月發布《基于“三結合”注冊審評證據體系下的溝通交流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推進了“三結合” 審評證據體系的構建。我們認為中藥創新藥研發政策的落地有利于基于基礎研究和循證醫學證據臨床數據踐行中藥創新的醫藥企業,臨床價值的顯現和中藥創新藥研發崛起將帶動中成藥市場空間不斷擴大。
▍風險因素:
集采進度快于預期,集采降幅高于預期,競爭加劇風險,中藥材價格上漲風險。
▍投資策略:
中成藥集采常態化有望導致行業大洗牌,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也在部分地區進行了探索集采。國家頻繁出臺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將中醫藥發展規劃上升至國家層面。我們認為中藥較大部分為獨家品種,如廣東省聯盟集采53個品種中有36個為獨家品種,同時中醫藥具有消費品和保健品屬性,在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下具有長期增長邏輯。整體中醫藥行業需求仍持續向好,建議從五大維度去選擇標的:①具備極強護城河、產品品牌壁壘高的龍頭企業;②業績增長的持續性與估值相匹配:受益于配方顆粒新國標改革后放量的企業;主營產品具備定價權、疊加漲價邏輯的企業;③管理層改善邏輯;④中藥創新藥增量邏輯;⑤中醫服務提供商,新中醫診療龍頭,OMO模式全國布局持續推進。維持行業“強大于市”評級。
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