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增持的公告數量持續增多。不少上市公司擬回購金額超億元,還有上市公司將回購期限設置較短,短期內積極實施回購。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今年以來A股回購金額已創歷史新高。近年來,隨著回購制度逐步完善,A股回購次數、規模明顯提升。今年以來,已回購金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家用電器、醫藥生物、電子;發布回購計劃公司數量最多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
計劃回購金額較高
不少上市公司計劃回購金額較高,有的公司計劃回購金額上限達10億元。
特變電工10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于10月24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張新《關于提議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特變電工社會公眾股股份的函》。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結合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張新提議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回購股份的期限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此次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回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
從回購股份目的看,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多。部分公司表示,回購目的是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回歸。
除了發布回購方案數量較多外,部分行業龍頭股已回購金額較大。以美的集團為例,公司10月24日晚間公告,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4855.8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6936%,最高成交價為60.0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8.08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26.37億元(不含交易費用),本次回購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符合公司既定的回購方案。
有的上市公司將回購期限設置較短,短期內積極實施回購。
安徽鳳凰公告顯示,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2022年10月14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2個月。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公司通過回購股份專用證券賬戶以連續競價轉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19.7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2%,占預計回購總數量上限的9.82%。
快速完成增持
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增持方面,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實控人積極進行增持。
有的公司重要股東發布增持方案后,隨即實施了增持。偉明環保公告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項光明、朱善銀和朱善玉計劃自2022年10月24日起未來6個月內(即2022年10月24日至2023年4月23日),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擇機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2億元。10月24日,公司實際控制人項光明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執行增持計劃增持公司股份70.03萬股,增持金額約為1432.78萬元。增持主體將繼續按照相關增持計劃,在增持計劃實施時間內增持公司股份。
有的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完成增持后,又發布新一輪增持計劃。用友網絡10月24日晚間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北京用友科技的一致行動人用友研究所自2022年7月1日增持以來已累計增持1.1億元,擬于未來一個月內(2022年10月25日至2022年11月24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繼續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
中金公司稱,回購與增持在優化資本結構、提升公司投資價值、建立健全投資者回報機制、降低市場波動穩定投資者信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歷史經驗顯示,上市公司及重要股東的回購和增持行為,在公司股價處于歷史偏低位置時有積極意義。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