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私募基金行業將向著規范化的方向邁進,在各種越來越趨嚴的監管措施下,整個行業的運營秩序也變得越來越規范。對于基金管理者來說,做好運營管理,加強行業自律,通過公開信息和建設信用體制來提前規避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十分必要。恒旭資本合伙人劉志斌則進一步指出,由于我國私募基金的監管由證監會主導、多機構配合,各主要監管機構職責各不相同,理清其中的關系成為基金管理人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
首先來說,證監會負責對私募基金實施統一集中行政監管,負責擬訂監管私募基金的規則、實施細則以及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標準、信息披露規則等;同時負責私募基金的信息統計和風險監測工作,組織對私募基金開展監督檢查等。恒旭資本合伙人劉志斌認為,證監會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以及標準制度,都代表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其中的核心精髓內容必須吃透掌握。
其次,各地方證監局依照中國證監會的授權履行職責,負責對經營所在地在其轄區內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進行日常監管,包括對公司治理及其內部控制、私募基金運作等進行日常監管。目前對私募基金的各項現場檢查,通常都由地方證監局具體實施。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私募基金管理人同樣要學會與當地證監局部門保持交流互動,尤其是一些主題會議和活動更是要主動積極參與。
第三、根據《基金法》及證監會授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主要職責包括教育和組織會員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建議和要求;制定實施行業自律規則,監督、檢查會員及其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對違反自律規則和協會章程的給予紀律處分;制定執業標準和業務規范,組織從業考試、資質管理和業務培訓等。作為行業自律組織,協會一直在履行“自律、服務、橋梁、創新”職能,并搭建多元服務平臺,積極響應行業發展訴求,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充分利用平臺資源,主動融入協會的合作體系,這也是私募基金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此外,其他機構包括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等交易所,以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等證券登記機構等,均從不同業務角度對私募基金實施自律管理。恒旭資本合伙人劉志斌認為,監管引導行業健康成長是主流趨勢,證監會及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一系列私募行業的監管政策和自律規則,是保證基金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前提。進入“十四五”階段,在資本市場成熟發展以及投資者需求多樣化的影響下,私募機構的投資策略也逐漸豐富,多種策略的融合搭配正成為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但萬變不離其宗,在私募基金監管體系框架下依法合規做好經營布局,這是私募基金行業永恒不變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