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2024年全年的交易拉開帷幕。
多家一線私募最新“解盤觀點”顯示,盡管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市場表現“有所顛簸”,私募業內整體普遍看好現階段A股的震蕩向上修復行情。有私募機構表示,隨著A股階段性底部的確立,后續市場將保持企穩上行的運行節奏。
首日表現符合預期
1月2日,滬深兩市主要股指開盤漲跌不一,全天溫和調整。截至收盤,兩市主要股指小幅走弱,個股“漲多跌少”。在成交量方面,兩市全天成交7878億元,比前一交易日略有萎縮。
此外,在經過2023年12月末以來的探底回升之后,主要股指的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底部。通聯數據顯示,截至1月2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的估值,分別處于近三年的21.98%、1.72%、1.51%、7.55%的歷史分位。整體來看,A股主要股指的估值優勢依舊較為突出。
對于新年首日的市場表現,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策略投資官方磊稱:“1月2日的股市表現基本符合預期,屬于2023年年底反彈后的震蕩表現;從結構上看,中小盤股票和高股息類股票表現相對占優,顯示市場預期和情緒仍有待進一步修復。”
明澤投資董事總經理馬科偉表示,1月2日市場雖然局部有“下跌結構”,股指整體表現不如前兩個交易日強勢,但這是正常的震蕩整理需求;整體而言,2024年首個交易日A股的表現基本符合預期。此外,在兩市個股漲多跌少的同時,市場盤面也表現出明顯的輪動和熱點驅動特征。具體來看,受紅海事件影響的航運、船舶板塊領漲,體現出熱點驅動特征;2023年12月28日表現強勢的部分板塊,如釀酒、新能源等表現相對偏弱,板塊輪動特征明顯。
短期仍有望向上修復
壁虎資本基金經理張增繼分析,當前市場正處于一個較為溫和的內外部環境,有利于打開A股修復行情的時間窗口。從估值來看,目前A股市場估值已經低于2016年初和2018年末的兩輪市場大底,隨著海外利率下行、全球風險偏好修復,在國內政策面和流動性保持寬松的背景下,市場短期有望延續震蕩企穩、逐步震蕩向上的修復行情。
馬科偉進一步表示,開年首個交易日指數雖有反復,但短期內市場大概率延續反彈行情,途中預計會出現類似1月2日的震蕩休整。但整體而言,該機構仍堅定認為A股的底部已經確立。“在本輪反彈行情中,上證指數預計將反彈到3050點到3150點的區間”。
從中期維度看,方磊認為,市場震蕩企穩已具備較好基礎。一方面,當前市場情緒仍在低位,預期進一步下行的可能性和空間都已不大;另一方面,在年初數據空窗期,市場對于政策等方面的博弈會逐漸增加,交易活躍度有望逐步抬升。
名禹資產則進一步強調,目前美債收益率中樞依然處于下行區間,而中美股市的風險溢價達到了歷史高位。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企穩,A股估值再次回到歷史低位,權益資產價格已經隱含過度悲觀預期,A股市場的“春季躁動”依然可期。
現階段關注兩大主線
從機會把握的角度來看,受訪私募當前重點看好的投資方向,大體可以概括為“超跌”與“高景氣(高成長)”兩大主線。就市場風格來看,有私募機構提示,不應過度偏好于“小市值成長”方向。
名禹資產稱,目前該機構一方面將重點關注前期超跌的板塊,如新能源、順周期;另一方面重點挖掘高景氣板塊,其中包括MR(混合現實)、算力、信創、創新藥等。
方磊表示,盡管自2023年年末以來,A股市場在結構上持續表現出小盤股占優的特征,且這一趨勢短期可能仍有一定慣性,但投資者也需要關注到風格逐步轉換的可能性。目前,滬深300指數與國證2000指數的比值已經處于近5年來的絕對低位。整體來看,在開年階段,建議從中期和長期兩個維度把握投資機會,其中對應的市場驅動因素分別為:行業技術突破帶來的長期成長性,以及市場低估值內生的“均值回歸動能”。一方面,國內科技龍頭對標海外同行仍有較大成長空間;另一方面,“均值回歸”可能是2024年A股市場最重要的驅動因素。在市場調整中,A股核心資產普遍消化了估值,潛在回報空間較大。
馬科偉表示,目前該機構重點看好的方向包括AI相關、星鏈通訊、人形機器人、創新藥,以及券商、中特估等相關方向的投資機會。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將是2024年中國經濟的主旋律,資本市場改革助力科技創新、國企改革助推國央企提質增效,都會在2024年持續兌現。“從風格角度看,短期市場在向上過程中預計會更多體現均衡、輪動的風格。”馬科偉稱。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