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個交易日,基金公司ETF發行大戰已經打響。中證A50指數剛發布,十家大型基金公司即宣布將布局相關ETF。業內人士認為,中證A50指數有望成為A股寬基指數的新代表。
又一重磅ETF大戰開打
1月2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中證A50指數,十家大型基金公司立即布局相關ETF。證監會網站顯示,易方達、富國、華泰柏瑞、摩根、工銀瑞信、銀華、平安、華寶、嘉實、大成等十家基金公司集體上報中證A50ETF。
作為2024年首只被十家基金公司集體布局的寬基指數產品,中證A50指數備受關注,配置價值突出。中證A50指數作為一只大盤風格指數,選取50只各行業市值最大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集中覆蓋各行業核心資產,指數編制方法聚焦行業中性的權重配置思路,同時引入ESG可持續投資理念,從中證三級行業龍頭公司中選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且符合互聯互通可投資范圍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剛剛過去的2023年,ETF發行大戰不斷上演,從年初的中證500增強策略ETF、中證1000增強策略ETF、納斯達克100ETF,到下半年的科創板100ETF、中證2000ETF,再到年末的創業板中盤200ETF,巨頭“廝殺”的激烈競爭場面持續上演。
一位基金人士調侃:“去年很多寬基指數ETF在發行時都說是寬基ETF最后一戰,隨著不斷有新的寬基指數發布,最后一戰也出現了1.0、2.0、3.0以及6.0版本。”
在監管積極引導指數化布局、全面注冊制改革不斷催生寬基指數新需求的背景下,以及各路資金強大的配置需求帶來的規模效應驅動下,基金公司主動布局寬基ETF的意愿非常強烈。此外,日益豐富的跨境ETF也滿足了投資者配置海外市場的需求,例如,近期熱度很高的納指ETF、印度等新興市場ETF等,受到投資者追捧。
行業主題ETF則滿足了一些交易型投資者的波段操作和配置需求。一位私募FOF基金經理表示,ETF關注度明顯提升,而且未來優勢會越來越突出。ETF兼具分散性、安全性,且規模容量、產品數量和豐富度在近幾年大幅提升。“股市始終在變化,單一策略必然無法適應變化的市場,這也是近兩年以明星基金經理為核心的選基策略行不通的原因。我已經轉向以ETF配置策略為主,根據市場主線進行ETF布局,并作為未來配置基金的主要策略。”
有望成為A股寬基指數新代表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上證50、MSCIA50、富時A50等寬基指數,均已有不少基金公司布局,且馬太效應突出。
摩根資產管理相關人士表示,中證A50指數基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引入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從行業均衡的新視角進行編制,有望成為A股寬基指數的新代表。成分股兼具大市值屬性與行業代表性,更全面反映各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表現。同時指數編制考慮ESG因素,順應碳中和進程和社會責任擔當趨勢。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化,中證A50指數將有助于投資者挖掘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境內外資金配置A股核心資產的又一重要標的。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李茜表示,這種創新編制方式能夠有效避免部分板塊超配,力爭行業配置更加均衡,廣泛代表中國新經濟的整體市場機會。在經濟轉型升級與國家政策支持的雙重作用下,中證A50指數憑借更加科學合理的指數編制規則,或將成為境內外資金配置A股核心資產的新方式。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