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公司(企業)債券市場敲鐘開市,這是繼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后,時隔兩年零兩個月,北交所又一重要里程碑時刻。目前,北交所已初步形成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公司(企業)債等在內的基礎債券產品體系。開市首日,共有3只企業債券上市交易,發行規模合計24.8億元。首個交易日,共成交2296.82萬元,全天走勢平穩。
(北交所公司(企業)債券市場敲鐘開市 郭博昊/攝)
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表示,債券是證券交易所的基礎品種,是服務實體經濟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公司(企業)債券市場開市是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新起點,也將為我國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下一步,北交所將圍繞滿足市場需求、夯實市場基礎,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豐富市場產品體系,為市場參與各方提供更加多元的產品。
北交所公司(企業)債券市場敲鐘開市
債券市場是直接融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信用債市場建設是全面推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2022年以來,北交所相繼啟動國債、地方債發行業務,實現債券市場建設的平穩起步。周貴華表示,目前,北交所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已經達到5.03萬億元,其中國債發行規模已占全市場發行量的三成,為服務國家戰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市首日,北交所公司(企業)債券市場共上市3只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合計24.8億元。
2022年以來,北交所相繼啟動國債、地方債發行業務。目前,北交所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已經達到5.03萬億元,其中國債發行規模已占全市場發行量的三成。2023年9月15日,北交所以承接企業債為切入點一體推進信用債市場建設,次月便啟動公司(企業)債券受理審核。
周貴華指出,目前,北交所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公司債、企業債,以及科創債、綠色債等10個專項品種在內的基礎債券產品體系,債券市場建設實現良好開局。北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自2023年10月23日啟動公司(企業)債券受理審核工作以來,北交所合計受理39單公司(企業)債發行,計劃發行金額合計697.9億元,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醫藥產業等國家戰略支持的領域。其中,計劃發行金額為10億元及以上的項目數量為25個,占比64%。
周貴華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將圍繞滿足市場需求、夯實市場基礎,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豐富市場產品體系,為市場參與各方提供更加多元的產品。同時,北交所將持續踐行“開門服務、直達服務、精準服務”的“三服務”理念,竭誠做好債券發行、交易等各環節的組織保障,為市場參與各方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此外,北交所將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市場監管,不斷提升債券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能力,為市場參與各方營造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和生態。
開市首日成交額破兩千萬元
北交所公司(企業)債券市場開市首日上市的3只企業債券,面向專業投資者中的機構投資者交易,交易方式包括匹配成交、協商成交。發行人分別為北京國資、京投公司、廣州智都,債券簡稱分別為“24京資01”“24京投01”和“24智都01”。
北交所官網顯示,3只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合計24.8億元。其中,“24京資01”發行金額10億元,認購倍數為3.88倍,票面利率2.55%,創近三年北京市地方國企同期限債券票面利率最低;“24京投01”發行金額10億元,認購倍數為3.69倍,票面利率2.52%,作為北交所首單項目建設企業債券,創全國2023年以來同期限債券最低票面利率;“24智都01”發行金額4.8億元,認購倍數為4.92倍,票面利率3.3%,創2023年以來同期限同評級企業債發行利率歷史新低。
開市當日,三只債券共成交2296.82萬元。“24京資01”和“24京投01”二級市場表現平穩、流動性尚有提升空間,“24智都01”未有成交。具體來看,“24京資01”開盤漲0.01%,最高漲0.03%,收盤跌0.43%報99.568,全天共有三筆成交,規模分別為1萬手、1萬手和10萬手;“24京投01”開盤漲0.1%,收報100.1,全天共三筆成交價格均為100.1,成交量分別為9萬手、1萬手和1萬手。
“相關債券的成功發行標志著北交所信用債市場的正式啟動,將為其他企業提供示范效應,鼓勵更多企業到北交所發行信用債券,有助于提高北交所的市場影響力和吸引力,也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債券市場體系?!遍_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