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的臨近,券商機構對2025年宏觀經濟走勢和a股市場前景的關注度持續升溫。截至11月1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至少有9家券商發布了相關報告,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華泰證券、浙商證券、光大證券、開源證券、德邦證券和華西證券,預測2025年a股市場走勢、政策方向和配置主線。
總的來說,大部分券商對2025年a股市場繼續走強持積極態度,認為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有望修復,a股利潤有望進一步上升。政策方面,國內逆周期調整政策將逐步加碼,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謹慎的;風格方面,券商對科技增長持樂觀態度;配置方面,優秀增長、內需消費、并購重組等方向更值得關注。
整體風險偏好或者比今年好。
“年度水平上漲”“牛市第二階段”“市場有望繼續走強”“牛市在路上...縱觀近期多家券商發布的2025年年度展望報告,2025年a股市場前景強勁。在券商看來,2025年逆周期調整政策有望加碼,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提高,a股利潤有望進一步修復,回歸上行趨勢。
CICC研究部首席國內戰略分析師李求索判斷,2024年市場中期底部可能已經出現,2025年投資者風險偏好預計整體好于2024年,結構性機會進一步增加;從市場驅動力來看,2025年a股能否從估值驅動成功切換到基本面驅動非常重要。同時,在a股市場經歷長期回調后,國內居民資產和全球資金的配置需求可能會有更積極的邊際變化。
個人投資者新開戶數量激增帶來的增量資金是推動近期a股市場波動的主要動力。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黃文濤也看好2025年a股市場走強,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寬松周期剛剛開始,長期資金進入市場有序推進。同時,美國降息有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也有助于資金回流。
穩定增長政策的持續努力是鞏固a股市場基本面和上漲行情的重要因素。隨著近期債券等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持續實施,市場對2025年的政策空間充滿期待。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聯席所長、大資產組組長李超認為,2025年國內逆周期調整政策將逐步加碼,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謹慎的。為了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繼續保持貨幣政策先行、財政政策后到的特點,財政政策更加注重風險防范。
光大證券戰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預計,2025年a股整體盈利能力將恢復到10%以上,政策持續支持和盈利效應帶來的資金流入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估值。從時間上看,2024年12月和2025年3月是市場解讀的重要時間節點,2025年第一季度后,我們將關注經濟和利潤的實際修復過程。
增長風格更受關注
從11月13日a股市場表現來看,近期領漲的科技增長板塊降溫,以“中”字頭為代表的央國企紅利資產走強。券商對2025年a股市場風格的變化有一些分歧,但對增長風格的重視程度是一致的。
華泰證券研究所戰略首席分析師王認為,在基準情況下,“小盤+紅利”啞鈴風格在明年上半年占據主導地位,因為市場微流動性活躍,實體經濟流動性需求不強,美元上行風險抑制外資流入;2025年下半年,由于庫存周期穩定,大盤股環境改善,風格可能會轉向市場增長。
張宇生認為,除了利潤,風險偏好對行業表現也有影響,尤其是對于預期改善驅動的行業。預計2025年經濟將在政策力量下波動復蘇,使市場風格在平衡和增長之間波動。考慮到市場情緒的波動通常更加明顯,市場波動的節奏值得投資者關注。
開源證券首席戰略分析師韋冀星判斷,2025年將進入牛市第二階段。就科技增長風格而言,M&A重組周期的重啟和國內政策對科技產業的支持將繼續。對于穩定的高股息資產,持續的超額收益階段已經過去,投資者需要關注長期價值,尋求階段性超額收益。
德邦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程強結合對經濟形勢和國內對新質量生產力的重視程度的判斷,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啞鈴”戰略是2025年權益資產布局的主線:啞鈴的一端是優質紅利資產,“類債”屬性和“短期”屬性給紅利投資帶來了很強的確定性;另一端是代表新質量生產力的科技增長板塊,將成為組合彈性的重要貢獻者。
布局優秀增長,并購重組等方向
中信證券首席戰略分析師秦培景推薦了三個重要賽道:一是業績優異增長,看好半導體先進工藝和設備、材料、零部件、信創、AI終端、智能汽車、商業航天等細分領域;二是內需消費,需要觀察政策落地后的效果,配置逐漸從必需消費擴展到可選消費,細分領域看好乳制品、大眾餐飲、酒精、人力資源服務等。三是并購重組,重點關注產業整合和新生產力發展方向,關注電子、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等領域。
華西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戰略首席分析師李立峰判斷,a股將在2025年推出“新牛”市場。目前a股處于“新牛2.0”階段,主題投資活躍;配置看好AI等證券公司和“新牛”的核心資產+、低空經濟,數據元素,國產替代,人形機器人等。
結合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善,李求索認為,預計2025年賽道研究和景氣投資將逐步回歸,關注估值持續收縮、基本面預期有望迎來清算拐點的成長型產業,或以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等為代表的科技軟硬件。在政策支持和AI產業趨勢催化的領域;此外,考慮到貿易領域不確定性的增加,建議關注電網、商用車、家電、全球定價資源等潛在影響相對較小、外需韌性較強的領域。
2025年港股市場的投資價值也得到了很多券商的認可。中信證券海外戰略首席分析師徐廣鴻認為,2025年港股市場可能會迎來反轉,明年上半年周期順暢、估值彈性大的行業相對受益;當國內房地產周期逐漸企穩,消費復蘇時,相關行業的業績復蘇和實現市場將更加樂觀。在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保險、互聯網、消費電子、生物技術、教育培訓等。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