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省份相繼推出政策,專注于低空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低空經濟正邁入一個快速增長的新階段。
多個省份加大對低空經濟的投入和支持。
近期,多省政府紛紛發布了有關低空經濟發展的方案。
8月12日,河南省政府發布了《促進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旨在加速開辟低空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推動低空消費、低空飛行器制造以及低空運營服務等整個產業鏈的融合發展,培養新的生產力,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集群。
《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完成低空基礎設施的布局,初步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機制,建設約10個通用機場以及若干直升機和無人機的起降場地和起降點。同時,預計產業規模將顯著提升,低空經濟規模達到3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約為50家。到2027年,目標是建成約20個通用機場,并建設具有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運輸機場,低空經濟規模將達到5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預計增至約60家。
8月12日下午,湖北省政府召開了低空經濟發展推進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出席并強調,要全力搶占新興領域,培育新的生產力,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發展高地。
我們要以設施建設為基礎,努力構建低空經濟發展的“空中路網”。以研發和制造為核心,強化技術創新和項目引進,培養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同時,我們要通過拓展應用,加快發展應急救援、交通物流、農業生產、文化旅游等多種“低空+”應用場景。
最近,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員會起草了《江西省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該意見提出,在三年的努力下,力求到2026年,全省的低空制造能力、應用水平和產業生態全面提升,推動全省經濟增長超過2000億元,使低空經濟的規模和競爭力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力爭將江西建設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高地。
8月7日,浙江省政府發布了《關于高水平建設民航強省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的若干意見》,同時推出了2024至2027年的行動方案和要素保障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國資要素政策,旨在推動省屬企業依據其主要職責和業務,設立市場化航空產業發展基金,以引導國有資本吸引社會資本投資于低空經濟、臨空經濟及航空高端裝備制造等航空產業的戰略新興領域,并計劃組建省級低空產業發展平臺。
平安證券指出,多省已發布文件指導低空經濟的發展,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推進。在國家高度重視與地方積極布局的背景下,當前政策促使低空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國的低空經濟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21只概念股的股票
已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
在2023年上半年,我國新注冊的無人機數量超過60萬架,無人機總數相比去年年底增加了48%。目前,已有超過1.4萬家無人機企業擁有有效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超過22.5萬人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今年,我國的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萬億元。我國的低空經濟正邁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根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的統計,截至目前,A股市場已有21家低空經濟概念股發布了半年報。凈利潤方面,中國衛通、中直股份和威海廣泰的凈利潤均超過億元,分別為4.11億元、2.85億元和1.1億元。而航天晨光和航天發展在上半年則出現了虧損,虧損額分別為1.25億元和3.15億元。
中直股份是國內主要的航空設備制造公司之一,專注于研發和生產多種型號、不同噸位的AC系列民用直升機,以及運12和運12F系列通用飛機,同時還涉及其他先進直升機零部件的制造。
從凈利潤的變化來看,安達維爾和光洋股份實現了同比扭虧為盈;而威海廣泰、海特高新和中國衛通的凈利潤增幅均超過了50%。
威海廣泰是國內空港裝備的領軍企業。在無人機領域,公司專注于應急救援,提供大載重、長航時的多旋翼無人機和縱列雙旋翼無人直升機兩款民用無人機產品。在通用航空機場的地面設備方面,公司能夠將航空設備轉用于通航機場的地面設施。隨著低空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公司有望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
海特高新正在研發多個航空航天項目。同時,公司也在推進多項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項目,預計將借助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公司業績的第二增長點。近期,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表示,2024年上半年,其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簽約額和整體營業收入都有顯著增長。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