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國際黃金大會于7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召開,由中國黃金協會與世界黃金協會共同主辦。會議發布的一系列重要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黃金首飾消費顯著“降溫”,而不斷上升的金價則推動了黃金投資的熱潮持續上升。
上半年,黃金礦山企業和大型黃金冶煉廠充分利用金價上漲的有利時機,調整了產能結構,盡可能高效利用金礦資源。上半年,國內原料黃金產量達到179.634噸,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0.58%。如果考慮進口原料的黃金生產,全國黃金總產量為251.66噸,同比增長3.14%。
從消費角度分析,上半年,隨著黃金價格屢創新高,黃金首飾和金條金幣的銷量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2023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為523.753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5.61%。具體來看,黃金首飾消費為270.021噸,同比下降26.68%;金條和金幣的消費為213.635噸,同比增長46.02%;工業及其他用金為40.097噸,同比下降0.53%。
會議上,行業專家向經濟觀察網表示:“今年上半年,黃金首飾的消費明顯減少,而相對溢價較低的金條和金幣的消費卻大幅增加。由于金價高位波動劇烈,黃金加工和銷售企業面臨更大的生產經營風險,批發和零售企業的進貨量也有所下降,首飾加工企業的加工量急劇減少。”
近年來,全球經濟頻繁波動,市場的不確定性隨之上升。在這樣的環境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獨特吸引力再次顯現,吸引了更多投資者進入黃金市場。
今年上半年,特別是3月份后,黃金價格快速上漲,相關交易所的黃金交易量也大幅增加。具體來看,上半年,上海黃金交易所所有黃金品種的累計成交量達2.98萬噸(雙邊,下同),同比上升39.77%;成交額為15.49萬億元,同比增長68.48%。與此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所有黃金品種的累計成交量為8.01萬噸,同比增加34.74%;成交額為35.67萬億元,同比增長58.58%。此外,受金價上漲的影響,國內黃金ETF的持有量上升至92.44噸,較2023年底的61.47噸增加了30.97噸,增長幅度達到50.38%,這是自2013年7月國內黃金ETF上市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