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保險資金對1511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其中二季度的調研數量比一季度增長了44%。保險資金在上半年表現活躍,共舉牌了5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季度有超過500只個股得到了險資加持。從調研的行業來看,險資更青睞新質生產力相關的行業、高股息行業、公用事業以及銀行股。
保險機構常對行業進行調研,主要是因為其已持有不少股票或即將入手。由于保險公司對企業基本面的要求較高,因此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全面了解所投資的上市企業。此外,由于保險資金的風險容忍度較低,他們喜歡增持左側股票,當市場走低時會出手,對于市場底部的增量資金主要來源。在銀行股和高股息等符合保險資金收益喜好的行業,保險機構權益部門會有專門而經常的研究和調查。
在第二季度,調研工作變得十分繁忙,而半年內共有五次舉牌行動。
根據財經媒體記者的整理,保險資金在第一季度對84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第二季度對1209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其中,第二季度的調研數量較第一季度增加了44%,呈現出明顯的活躍態勢。
保險資管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險資常常進行調研,以覆蓋特定行業和公司,這是一種常規操作。不過,這種調研只是行業信息收集的一種手段,是否增持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在已經有大量持倉的行業,險資可能會繼續增持,而在準備建倉的行業,險資則會繼續關注。
一些保險資管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保險公司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通常有幾種情況:一是已持有該公司股票,需要了解其基本面,以便決定是否繼續持有或出售;二是尚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但想通過研究基本面,尋找未來的投資機會;還有一種情況是針對一級半市場,考慮參與定向增發,或者對該公司進行戰略投資,甚至發起股權收購行動。
保險公司要求基本面嚴格,審查細致,必須詳盡了解公司的經營及財務狀況,進行精準估值后方能決定是否投資。若屬戰略性投資或參與增發,則必須深入判斷公司的中長期戰略經營和未來成長空間。以上為一名保險資管業人士表示。
根據統計數據,超過500只股票在第一季度得到了保險資金的持股配比。其中,有大約220只股票被增持,約有290只股票成為前十大流通股東。具體來看,貴州茅臺、浙商銀行、中國電信、陜西煤業、建設銀行、立訊精密等股票,在第一季度也被保險資金新進成為前十大流通股東。
今年上半年,保險公司資金五次舉牌了A股上市公司。在1月份,長城人壽舉牌了無錫銀行,同時,紫金財險也在同月通過協議轉讓購入了華光環能A股,使其持有了5.0012%的股權,也形成了舉牌。5月18日,江南水務和城發環境都公告表示受到長城人壽的舉牌。6月12日晚間,贛粵高速公司也發布公告稱受到了長城人壽的舉牌。
偏好在左側加倉,增加持倉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
與往年相比,上半年險資表現非常活躍,可能是由于險資偏好的影響。國信證券指出,歷史數據顯示保險公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總投資規模的12-14%,占比不到兩成,但保險公司顯示出明顯的加倉意愿,偏好左側加倉。由于保險公司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當市場處于低位且股債性價比較高時,保險公司會有較強的加倉意愿,因此成為市場底部時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
最近,新華保險董事長楊玉成在2023年股東大會上表示,該公司在上半年積極加強對權益市場的投資,并有針對性地配置了符合保險資金偏好的高股息和行業領先股份,其中包括港股和A股,收益表現不俗。
保險資管業內人士指出,針對已經持有的股票,若在調查研究后判斷下一階段情況將會變得更加有利,保險資金管理人員將會采取行動增加持倉。
該保險資管業人士指出,還有一種增持情況,即當險資已經持有某股票,短期內認為該公司前景不太樂觀,但相信該公司會度過困難期后,險資會進行再次投資,這就是逆向操縱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險資會增持該股票,但會特別注意增持的數量。
險資集團對新的生產力進行了調研。
據財聯社記者報道,上半年險資最為關注的行業是工業機械、電氣部件與設備、電子元件,有129只、88只、84只相關個股受到了險資的調研。此外,險資還對半導體產品、電子設備和儀器、西藥行業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分別調研了82只、63只、63只相關個股。
據光大證券的投資顧問買澤元分析,險資集體調研工業機械、電氣部件及設備行業是因為它們與其所關注的企業海外市場和新類型生產力有關。買澤元指出:“工業機械細分領域包括工業自動化控制、油氣服務及設備等,而電氣設備行業中多家公司年內漲幅較大且表現突出。”
根據銀行證券的指出,政策引導將帶來一輪新的大規模設備更新,這將促進新質生產力的承接,預計將釋放機床等通用設備更新的需求。在2024年,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大規模設備更新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裝備出口、人工智能應用、其他新技術的滲透率提升以及新質生產力方向推動的設備投資機會。
與其他活躍于金融市場的資金相比,險資天然具有關注中長期和服務長遠利益的基金特點。在助力培育未來產業和新興產業,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保險資金具有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國壽資產黨委副書記于泳表示,通過股票投資和以股票和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二級市場投資,保險資金可以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支持。
我喜歡投資高股息和公用事業股票,也有一些銀行股票。
據財聯社記者整理,電力、鋼鐵、公用事業、公路和鐵路、海運、航空、金屬和非金屬、鋁、煤炭、燃氣、新能源發電等行業也是保險資金進行調研時重點關注的領域。
楊玉成曾在新華保險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投資組合中將積極配置高分紅、高股息、高科技、行業龍頭、流動性強、符合新經濟特征的大消費、資源礦產類、黃金等品種;同時,為了降低波動性風險,還會配置安全性高、收益有保障的新基建另類投資,如公共基礎設施、煤氣、水電以及城市舊改等。
險資調研重點關注區域性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18家區域性銀行受到險資團隊的調研,其中受到最大關注的銀行包括寧波銀行、常熟銀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
銀行股因其高股息和高分紅的特點備受保險資金的青睞,是長期關注的投資領域,也有專門的研究覆蓋。一些保險資產經營者告訴財聯社記者:“大型保險企業通常有兩個權益投資部門,一個側重于相對基準的業績考核,類似于公共基金;另一個則負責長期股權投資,專注于絕對收益,會對銀行股這個符合險資長期收益投資領域進行專門研究。”
“美國海外聯邦儲備系統降息或會反復,而國內經濟整體復蘇乏力,市場對風險的偏好不高,因此穩定且具有防御屬性的高股息率板塊仍然是重要的關注點。在這些板塊中,煤炭、銀行和公用事業可能會成為資金關注的主要對象。”——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