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可以等到午夜的公交車,但永遠無法抓住每一只妖股,百德國際(02668.HK)就是這樣的例子。
昨日(7月2日),百德國際開盤即強勢上漲14%,盤中一度觸及1.15港元,最終以0.97港元收盤,全天漲幅高達36.62%。而2023年11月的最低點,百德國際的股價僅為0.018港元。9個月的時間,其股價漲了近53倍,最高點時甚至達到了驚人的62.9倍。
2023年12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拉升拉開了其“妖股”之旅的序幕。
12月4日,該股突然飆升52.08%,并在隨后一周內持續攀升,周漲幅高達254.17%,交易量激增至6274萬股。此后的幾個月里,百德國際仿佛被施加了魔法,每逢月末便上演“月末沖刺”,尤其5月27日所處的一周,漲幅更是超過了75%,成交量達到3003萬股。
與這驚人的漲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百德國際的基本面并不出眾。
作為一家主要從事供應鏈及物業投資的香港公司,其供應鏈業務占據營收大頭,但去年業績卻不盡如人意。2023年年報顯示,集團收益同比減少41.85%,股東應占虧損更是同比擴大1314.87%。審計師還因持續經營的不確定性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這樣的業績,讓人不禁對百德國際的暴漲感到疑惑。
事實上,這并非百德國際首次展現其“妖性”。11年前,該股就曾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股價狂飆大戲。
2013年5月,百德國際的股價從長期低迷的0.01港元以下,一躍而起,16個月內漲幅高達2452%,漲至2.22港元。但攀上高峰后,緊接著便是極速下降。其后的4個月內,百德國際股價跌幅過半。
第二段上坡路很快到來,2015年6月,百德國際又完成4個月內上漲137%的“仙股”翻身仗,其最高點達2.89港元。但同樣,高峰之后便迎來其市值的第二輪縮水。六個月內,百德國際的股價跌近八成,收盤價0.58港元。
又是四個月的緩慢回升,至2016年4月,百德國際報價1.34港元。緊接著又是一輪下跌,直至2017年跌破0.3港元才終于陷入沉寂。
如此三上三下的態勢讓不少投資者感嘆“莊真會玩”,并將百德國際正式打入“妖股”行列。
7年過去,百德國際又一次開啟了似曾相識的暴漲勢頭。過往三起三落的戲碼是否會重新上演?
對此,許多散戶在其評論區躍躍欲試,希望能搏一搏,乘著“妖風”起。有投資者從去年一直持股至今,眼見著百德國際從2023年11月的0.018港元,升至現在的近1港元,稱其“本就是股皇”。不少散戶感嘆“可惜飛得太快,沒太多機會買”。
也有評論認為“莊等魚自己游埋黎”,勸小散戶快走。更有投資者提醒,要“只賺自己看得懂、買得到、拿得住、收得了手的票的錢!”。
在港股中,較短期間內急速拉升,隨后斷崖式跌落的情況并不少見。
例如,玩具公司奇士達(06918.HK)在2022年和2023年,同樣用時四個月,將股價分別拉升467%、604%至4.25港元、2.5港元。隨后便在兩日內暴跌88%、92%,一朝回到1港元以下。
7月3日收盤,百德國際股價定格在0.95港元,微跌2.06%,拉出一條顯著的十字星線;而之前的上一個交易日,則是一條長長的上影線,從技術層面均是風險積聚的信號。
百德國際缺乏堅實盈利支撐,沒有站在堅實的產業和業務競爭力的大地上。目前的暴漲,潛藏著巨大高估值泡沫,風險遠大于獲利。
如果散戶有絕對的天賦和盤感,可以選擇在刀尖上與主力共舞;倘是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那么就不要做躺在鐮刀上的韭菜。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