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海外機構調查股票名稱清單
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基本面呈現向好的態勢,政策持續發力,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前景持樂觀態度,積極在A股市場進行布局。
根據最近調查截至日期,過去10天(5月23日至6月5日),共有95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海外機構的調研。在這些公司中,匯川技術最受歡迎,有69家海外機構進行了調查;其次為怡合達、奧普特和創世紀,分別被34家、31家和27家海外機構調研。
匯川技術表示,在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公司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秉持核心技術基礎平臺,并根據客戶需求推出多產品或差異化解決方案。公司通過實施"工控+工藝"策略來服務下游細分行業,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多產品解決方案或定制化行業解決方案。
怡合達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活動時表示,公司的定向增發已于2024年5月16日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注冊批復。定向增發項目已按原計劃展開,核心戰略是以“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供應”為主題,包括華南二期和華東二期兩個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以大型超市模式為基礎的供應鏈;第二是擴大自制規模的產能;第三是提升FB供應能力。
最近,人形機器人成為市場的焦點,自動化設備也備受關注。近日,有一項海外調查針對95家上市公司展開,其中有7家屬于自動化設備領域。在這7家公司中,匯川技術、怡合達、奧普特、創世紀、中控技術和埃斯頓獲得了20家以上的機構調研。與其他行業相比,平均調研機構數量都不超過10家,可見自動化設備領域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其他行業。
據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23年,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達到4807.3億美元。未來隨著全球工業4.0時代的不斷推進,各領域對工業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將繼續增長。我國正逐步實現自動化市場的國產替代,工業自動化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37.9%逐步增長至2022年的43.7%。預計下半年工業自動化行業需求將出現疲弱復蘇,具備本土替代能力和海外布局的企業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訂單增速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有10家國外投資機構對這只股票進行了調研
預計利潤將翻番
從績效方面來看,海外機構普遍關注單個股票的盈利增長。
根據統計數據,95只接受海外機構調研的個股中,有63只個股在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呈增長趨勢,其中瀾起科技、生益電子、微導納米等9只個股增長幅度最大,均超過100%。
需要留意的是,一些境外機構研究表明某些股票有良好的成長潛力,未來盈利有望繼續增長。
根據5家以上機構的一致預測,有10只海外調研股票被確定為2024年凈利潤增長幅度可能超過100%。其中,思特威公司預計增長率達到2116.53%,居首;長久物流、江波龍、瀾起科技等公司的增幅也名列前茅。
思特威最近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是全球智能安防CIS(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的領導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視覺成像技術和CIS產品的研發。根據TSR的統計數據,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在全球智能安防CIS出貨量方面名列第一;2022年,公司以33.3%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市場智能安防CIS出貨量的第一位。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