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7日,今年迄今已有76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公告,宣布完成定向增發方案,總共增發了112.04億股股票,所募資金總額達到了897.6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定增公司數量和募資金額分別下降了47.22%和73.02%。
“定向增發是上市公司融資的重要工具之一。雖然定增金額整體有所減少,募資公司數量也在減少,但并不意味著企業不再有定向增發的內在需求,也不代表資本對企業和市場的投資信心下降。”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稱,目前企業進行定增更加側重于實施事前分析和項目選擇,傾向于投資創新型項目或專注于新興企業以及高增長性產業;一些上市公司由于主營業務調整,導致了定向增發籌資需求的減少。
上市公司的定增變得更加合理,目標也更加明確。就募資用途而言,除了有54家公司進行項目融資、3家公司進行配套融資、6家公司進行資產收購之外,還有一些案例顯示,大股東全盤接手定增股份來為上市公司增加流動資金,其中包括海螺新材、南華生物、吉大正元、天祿科技等13家公司。
據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告訴《證券日報》的記者,大股東集中進行定向增發主要有兩個意圖。第一是增加自身的股權比例,鞏固控股權,以期在公司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其次是透過定增向上市公司提供資金支持,展現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
今年以來,中國石油化工的定向增發募資金額超過了100億元,總金額達到了120億元。此外,還有20家公司的實際募資總額超過10億元。其中,鹽田港、中直股份和重慶百貨的募資分別為85.13億元、50.78億元和47.17億元。
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顯示,今年有公司展開了定向增發,涉及20個不同行業。在實施定向增發的公司中,基礎化工、電子和汽車行業的公司數量較多,分別為11家、7家和7家。在籌資金額方面,主要來自石油石化、交通運輸和電力設備等行業的公司居前,所募資總額分別為139.28億元、121.13億元和98.43億元。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的數據,許多公司通過定向增發籌集資金,用于擴大新能源領域的版圖或加強主營業務。
舉例來說,中國石化在解釋增發目的時表明,為了實現“雙碳”目標要求,展示公司的轉型發展方向,并抓住新材料產業發展機遇,以促進公司化工業務的提質增效。募集的120億元資金將全部用于5個項目的建設,這些項目涵蓋LNG、氫能等清潔能源領域,以及POE、EVA、ABS等高附加值材料方向。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