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啟“五一”小長假僅剩下兩個交易日,投資者再次面對“持股過節”和“持幣過節”的選擇。多位受《證券日報》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節后A股市場機會高于風險,投資者可根據個人偏好進行研究。
根據《證券日報》的資料,過去十年來觀察A股市場在“五一”假期前后的表現,發現在假期前一天,上證指數上漲的概率達到了70%,而在節后五天內上證指數上漲的概率則為50%。
有關“五一”勞動節假期前后的市場表現,機構的預期相當樂觀。
國融證券表示,隨著假期的臨近,投資者再次面臨選擇是持有股票還是持有現金的問題。在策略上,我們仍然主張保持積極主動,對于短期交易,建議降低交易頻率,更加注重選股,重點看好中期低位表現優秀的各行業龍頭股的短期持有機會。在中期持倉方面,建議保持耐心,靜靜等待市場進一步發展,整體而言,在假期期間持有股票將更具有優勢。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短期內隨著“五一”假期臨近和財報披露進入高峰階段,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國內經濟逐漸向好,政策落實,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預期也在發生重要變化,市場前景更有利于中期投資。
事實上,最近A股市場正積極蓄勢待發。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國內經濟持續向好,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超出了市場預期。在政策方面,從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強化監管、防范風險、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再到4月22日國務院就“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第七次專題學習,以及最近國務院發布有關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狀況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和整改問責情況報告,提出了集中力量發展金融業“國家隊”,政策方面積極信號頻繁釋放。
在另一方面,外國投資機構繼續對A股保持樂觀態度。最近,高盛在媒體會上表示將繼續增加在A股市場的投資。瑞銀集團也將對A股和港股的評級調升至“增持”水平。
“五一”假期過后,市場預計將迎來五月份的“盛世開門紅”。前海開源基金的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而言,“五一”之后的市場景氣因素逐漸增多,包括外資涌入和港股持續上漲等。同時,最近A股也在3000點以上展開了一定的反彈,投資者的買入情緒也有所提升。
楊德龍建議說,如果你手中握有高質量的股票或基金,可以耐心持有過節。但如果是一些主題股、概念股,可以考慮及時獲利了結。
“我認為目前海外市場的表現一般,可能會對(A股)市場產生影響。但是一旦季度報告和年度報告公布后,可能會在某些行業中進行一些投資。”一位中小投資者告訴《證券日報》的記者,他目前還在權衡持有股票或持有貨幣過節的決定。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的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投資者需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應了解市場總體走勢和個股的基本面情況,要留意和分析節日期間發生的國內外經濟、地緣政治事件以及這些因素可能對市場的影響。對于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若有明確的投資計劃和充裕資金,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靈活選擇節日期間的股票持有策略。
投資者不應該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們可以持有適量的現金,結合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并同時持有未來有前景的高品質公司股票,以期獲得可能的回報。田利輝建議。
巨豐投資顧問趙喜龍指出,那些對風險持謹慎態度的投資者在節日期間可以考慮減少持倉。
楊德龍表示,中小投資者應該堅持追求價值投資的理念。他指出,新的“國九條”發布表明,未來的投資風格將更加注重績優公司,尤其是那些具備現金分紅能力的公司將更有吸引力。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