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成生物”概念備受關注,有關上市公司于5月6日發布了股價異動公告以澄清相關影響。蔚藍生物公司表示其項目正處于早期研發階段,持續連續四天漲停。而富士萊公司宣布其業務收入中合成生物領域的占比未超過3%,連續兩天漲停。
產業化初期收入貢獻較少
蔚藍生物(603739)累計漲幅已達46%,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該公司于5月6日晚間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提到已留意到網絡和媒體關于“合成生物學”的報道。
蔚藍生物公司澄清:根據之前發布的定期報告,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實驗室主要專注于研發功能性蛋白和甜味劑等,但研發項目數量有限,投資額較小。目前仍處于早期研發階段,尚未達到產業化條件。
蔚藍生物進一步說明其主營業務為酶制劑、微生態制劑和動物保健品,截至2023年,這三類產品分別占據了其主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20%和25%。根據最新披露的財務報告顯示,2023年,蔚藍生物的營業收入達到11.99億元,同比增長3%,創歷史新高;其歸母凈利潤為8070.69萬元,同比增長16%。
當天,富士來(股票代碼301258)也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清楚地闡明了合成生物學的概念。該公司已連續兩個交易日完成“20cm”漲停。
富士萊是一家專注于原料藥和保健食品研發的公司,主要生產供應硫辛酸、肌肽和磷脂酰膽堿系列產品給客戶。
富士萊公司稱,生物酶催化技術正成為生產R-硫辛酸的主要趨勢。公司已成功實現批量生產該等級硫辛酸,并主要用于銷售和制備R-硫辛酸鈉鹽。
然而,富士萊強調指出,目前采用生物酶催化法生產的R-硫辛酸仍在推廣階段,其是否能替代原有工藝將取決于市場需求、客戶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到2023年,該公司涉及此類業務的收入不會超過公司總營業收入的3%,占比較小,并且暫時沒有明確的擴產計劃。
另外,在過去的四個交易日里,圣達生物(603079)股票曾經三次觸及漲停。該公司在5月6日發布公告稱,他們之前披露的合成生物學平臺目前包括菌株構建、高通量篩選、檢測和發酵平臺。
圣達生物宣布,與浙江大學聯手研發的“重要維生素產品全生物合成技術和綠色制造示范”項目,旨在解決傳統維生素D生產中使用有害化學品和高風險的挑戰。目前已經通過小規模實驗驗證和發酵工藝的優化,且取得了一項發明專利,但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游資活躍
合成生物學的概念最近變得非常受歡迎。根據Wind整理的合成生物指數顯示,在過去8個交易日中,從4月22日起,該指數一直在持續上漲,漲幅達到了23%。
該指數包含的個股中,除了前文提到的三家公司外,川寧生物(301301)最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68%,居漲幅榜首,另外,嘉必優(688089)的漲幅也超過40%。
兩家公司都在股價異動的公告中表明,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市場環境和行業政策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內部生產經營秩序良好,沒有任何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然而,川寧生物在4月底接待機構調研時提到了“合成生物學”。公司表示,根據 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情況來看,合成生物學產品已經開始貢獻部分收入。公司將積極擴大合成生物學產品市場份額,加速產品拓展至國際市場,并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生產基地的產能釋放,不斷提高合成生物學產品的收入比重。
另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5月6日的互動易平臺上回應它們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布局。
所謂“合成生物學”是一種全新的“制造”技術。華安證券的分析師王強峰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這項技術結合了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多種學科,采用可再生生物質作為原料,利用生物體來進行生產,旨在利用廉價原料,利用微生物、細胞、酶等作為生產工廠,通過規模化發酵生產所需的目標產品,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等特點。
這一概念的涌現與政策息息相關,市場普遍期待生物制造政策即將問世。在2024年4月26日舉辦的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指出——目前由國家發改委主導,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多個國家部委正共同制定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行動計劃,預計不久將會發布,“生物制造+”被視為其中的核心要素。
在資金方面,通過分析龍虎榜可以發現,參與相關概念炒作的資金主要來自散戶,而機構主要處于賣出狀態。舉例來說,川寧生物在5月6日遭到兩個機構賣出合計6035萬元的資金,北向資金凈流出2309萬元。在4月30日和5月6日,富士萊的買賣交易金額前五的席位中只有一個是機構專用席位,而該席位同樣處于凈賣出狀態。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