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產業陷入低迷期!
通威股份在4月29日晚上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報。該公司在這個季度實現了195.7億元的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13%。凈利潤為虧損7.87億元,而上一年同期凈利潤為86.01億元。不過,通威股份也同時宣布,計劃以20億至40億元的資金回購股份,回購價不超過36元/股。
隨后,光伏領軍企業——隆基綠能也發布了虧損情況: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176.7億元,同比下降了37.59%;第一季度凈虧損達到23.5億元,主要是因為組件和硅片價格下降。2023年凈利潤為107.5億元,同比下降了27.41%,公司計劃派發每股1.7元股息。
同時,從已經公布一季報的領先光伏企業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該行業目前仍然處于一個低迷周期。大全能源的第一季度凈利潤僅為3.3億元,同比下降了88.64%;晶科能源的第一季度凈利潤為11.76億元,同比降幅超過29%;TCL中環的第一季度凈利潤為8.8億元虧損,同比下降了139%。
目前為止,今年第一季度,硅片價格持續走低。在4月22日至4月26日這一周,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的價格繼續下跌,而玻璃和膠膜的價格保持穩定,銀價也有所回調。根據通威股份的公告顯示,該公司本期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及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等方面的指標均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下降,這主要是由于光伏產業鏈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導致公司主要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
太陽能行業領軍企業紛紛虧損
4月29日晚間,通威股份發布了2023年年度報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為1391.04億元,同比下降2.33%,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35.74億元,同比減少47.25%。此外,年度報告還披露了一則利好消息,即每10股將派發現金紅利9.05元(含稅),股息率超過4%。
通過這份年度報告,我們也可以得知,通威股份在去年第四季度遭遇了巨額虧損。原因是,在去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凈利潤達到了163億元,這就意味著在去年第四季度,通威股份出現了超過27億元的虧損。根據該公司的年度報告摘要,虧損的金額確實達到了這個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通威股份在第一季度也遭遇重大虧損。根據該公司公布的季度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95.7億元,同比下降41.13%;凈利潤虧損7.87億元,同比下降109.15%。
通威股份表示,受到光伏產業鏈價格大幅回落的影響,公司本期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指標均出現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主要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當天晚上,隆基綠能發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76.7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59%,凈虧損達到23.5億元。
行業低迷
實際上,就業績而言,整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情況都不太樂觀。
另一家業界巨頭TCL中環于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99.33億元,同比減少44%,較上季度下降5%;歸母凈利潤為-8.8億元,同比減少139%,環比虧損減少19億元。該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營收為140.9億元,同比減少39%,環比下降24%;歸母凈利潤為-27.7億元,同比減少252%,環比減少268%。整個2023年,該公司實現了總營收591.5億元,同比降低11.7%;歸母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減少了49.9%。
2024年第一季,天合光能的營收為182.56億元,同比下滑14%,環比下降43%;歸母凈利潤為5.16億元,同比下降71%,環比上升14%。2023年第四季,營收為322.72億元,同比增長20%,環比增長2%;歸母凈利潤為4.54億元,同比下降64%,環比下降70%。
另外,大全能源的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僅達到3.3億元,同比下降了88.64%;而晶科能源的第一季度歸屬凈利潤為11.76億元,同比下降了超過29%。
4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今年前三個月(1月—3月)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45.74千兆瓦,同比增長36%。根據之前發布的1月—2月數據來計算,3月的光伏新增裝機僅有9.02千兆瓦,同比下降了32.13%。相比去年同期的13.29千兆瓦,可以看出這是近三年來首次出現月度新增裝機同比下降情況。
專家認為,隨著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走低,這也就意味著人們有望看到未來的光伏裝機價格會比現在更為實惠。由此,導致了光伏裝機規模的下降。
目前,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的價格仍處于下跌趨勢。上周,關于 P 型材料而言,硅料價格下降了2.5元/千克(0.007元/瓦)至44.0元/千克(0.121元/瓦),182 晶片和電池的價格持平,182 雙玻璃組件的價格下降了0.01元/瓦至0.87元/瓦。而 N 型方面,硅料價格下跌了3.0元/千克(0.008元/瓦)至50.5元/千克(0.139元/瓦),182 晶片的價格持平,高效TOPCon182 電池的價格下降了0.01元/瓦至0.40元/瓦,高效TOPCon182 組件的價格下降了0.02元/瓦至0.92元/瓦。在輔助材料方面,高純度石英砂的價格也在持續下降。
該行業正在面臨“淘汰賽”嗎?
太陽能產業發展至今,不能說沒有征兆。早先,當硅材料價格戰爆發時,就能預見到目前的局勢。
通威股份在年度報告中寫道,由于終端需求強勁拉動和新建產能持續釋放,主產業鏈各環節在報告期內均實現了產量大幅增長。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統計,2023年我國的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產量分別達到了143萬噸、622GW、545GW和499GW,同比增幅分別為66.9%、67.5%、64.9%和69.3%。
在這種情況下,產業鏈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價格也急劇下滑,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部分企業率先陷入經營虧損,市場融資明顯受到限制,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行業中落后的產能面臨加速被清除的壓力,新的產能規劃也存在著難以實施的風險。
根據部分統計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大約有十家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有關產能延期投產或中止的公告。與此同時,領先企業憑借先進的產能、成本控制、現金儲備和人才資源等多方面競爭優勢,在產業鏈的“洗牌”過程中展現出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提升,行業呈現出強者愈強的市場格局。很顯然,“洗牌”已經拉開序幕。在這個過程中,大型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無疑會更為強勁。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在光伏產業遇到瓶頸時,政策方面也提供了相當多的支持。據能源寶資訊數據顯示,僅4月份,我國就至少發布了六項支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包括加強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系統建設、增加配電網服務量以及完善綠色電力交易市場等。每項政策都有不同重點,有利于光伏產業的持續增長,同時為該行業創造了良好有序的發展環境。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