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大規模贖回?這家量化對沖基金緊急發表聲明。
隨著量化私募基金在三月份的明顯復蘇,之前經歷過較大凈值波動的投資者開始感到猶豫。就近期公司傳出“大額贖回”一事,北京的量化私募機構涵德投資做出回應表示,此乃正常的贖回情況,公司已按照標準程序進行披露,此次贖回金額超過500萬元,并不大,對公司日常營運無實質影響。
3月份,大額私募基金的業績持續改善,特別是頭部量化私募基金,額外收益迅速恢復。根據私募排行網的數據,截至3月底,有業績數據的33家量化機構平均收益率為2.65%,其中32家獲得正收益,占比高達96.97%。但整體而言,今年第一季度,大額量化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為-3.53%,仍為負值。這可能會使投資者對過去幾年對“量化產品”的信心產生動搖。
私募基金巨頭迅速做出反應
最近,北京一家規模龐大的量化私募公司出現了引發市場關注的“巨額贖回”事件。傳聞稱這家公司是北京的涵德投資,而受到“巨額贖回”影響的產品是其旗下的涵德金選量化混合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北京涵德投資已就相關報道做出回應,稱私募基金在日常運作過程中會自然發生贖回,并已按監管要求和信息披露標準及時披露信息。報道中提到的500多萬元贖回金額在產品整體規模中比例較小,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
北京涵德投資公司稱,近期公司的產品表現正常。有人基于不準確、虛假信息,片面解讀公司投資管理和產品設計,發表誤導性評論,導致多家媒體傳播報道,讓投資者產生不必要的恐慌。
根據資料顯示,北京涵德投資是在2013年8月成立的一家公司,專注于利用系統性的量化分析進行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北京涵德投資目前管理的資金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該公司的兩位重要創辦人曾是Millennium Management(千禧管理)中國量化研究機構的創始成員。公司主要運用統計方法來分析市場趨勢和套利機會,從而制定交易策略以獲取利潤。目前,其交易模型主要包括期貨CTA策略、股票Alpha策略、以及股票套利策略(統稱為股票市場中性策略)。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發生波動。
隨著今年第一季度業績的大幅波動,領先的量化私募在這一季度的管理規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悉,目前大部分量化機構的規模都保持穩定,甚至有些量化管理者主動減少了規模。在經歷了前期巨大凈值波動之后,投資者的信心也有所動搖。
3月份,百億私募的表現持續改善,尤其是在量化私募領域表現突出,超出預期的回報迅速恢復。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33家量化機構中,平均收益率達到了2.65%,其中有32家實現了正收益,占比高達96.97%。與全行業83家百億私募的平均業績水平1.92%相比,這些量化機構的表現明顯更加出色。
然而,就整體來看,百億規模的量化私募在第一季度平均收益為-3.53%,依然未能實現正收益。此外,從整個第一季度來看,這些私募的業績差距顯著,最高和最低業績之間的差距超過70個百分點。根據數據顯示,在1529只百億規模的量化私募產品中,只有308只在該季度實現了正收益,比例略高于兩成。特別是,曾因受到監管機構處罰而備受關注的量化巨頭靈均投資,在第一季度整體虧損近15%,在這些百億私募中名列墊底。
從最近北京涵德投資客戶贖回事件可以看到,隨著量化投資業績的改善,之前經歷過巨大凈值波動的量化投資客戶開始感到不安。在3月中旬,著名量化對沖基金白鷺資管發布通告稱,他們旗下的“浙江白鷺群賢二號量化多策略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因連續觸及止損線而開始清算,但在與公司和投資者協商并簽訂補充協議后,該產品恢復正常運作。
在2月份備案的443只私募證券產品中,有超過六成是股票策略產品。其中,量化私募證券產品有169只,占備案總量的38.15%,相比于1月的41.35%略微下降,顯示出投資者對量化產品的熱情有所減退。
股票私募基金在前三個月平均虧損了3.08%。
綜合來看,今年前三個月國內股票私募平均虧損了3.08%。根據第三方機構朝陽永續在4月9日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共有3714家股票策略私募機構,平均虧損了3.08%。而在今年1月至2月間,這些私募機構的平均虧損率達到了5.20%。
數據顯示,國內股票私募在3月份的虧損程度明顯減少,業績有所改善。具體而言,在對3714家股票私募機構的監測中,有1299家機構在前三個月實現了盈利,占比達34.98%。其中,有238家機構的收益率超過10%。
在證券私募機構領域,各機構的表現存在顯著差異。根據朝陽永續數據,他們監測了88家規模達百億的證券私募機構(包括股票多頭、量化、債券等主流策略類型),在過去的三個月中,有34家盈利,54家虧損。其中,幻方量化、啟林投資、寬投資產、半夏投資等機構的虧損居前;另外,仍有少數大型私募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的虧損幅度超過了10%。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