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比較上市公司一季度報告中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和公募基金一季度持股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公募基金對某些股票進行了隱性重倉。
公開募集的基金悄悄加大了某種投資的比例。
兩大行業
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公募基金在第一季度暗中持有的電子和醫藥生物領域的市值超過了6000億元,分別是619.81億元和601.85億元,持有的股票數量都超過480只;電力設備行業持有市值為429.1億元;而在機械設備、非銀金融和計算機等領域,持股市值均超過200億元。
在電子產業領域,公開募集的基金在半導體板塊中具有重要的隱性股權價值,持有華潤微、拓荊科技、滬硅產業、晶晨股份等公司的股票市值均超過20億元。其中大部分被ETF持有,但也有例外情況,如由劉慧影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基金,即成為拓荊科技前十大流通股東之一,且較上一期增加了22.11萬股。
劉慧影在基金一季報中指出,海外芯片股的表現驗證了全球半導體景氣周期即將啟動,加上中國芯片國產替代長期趨勢,國內芯片板塊未來有望呈現出業績與估值的雙重增長。當前投資芯片板塊的性價比相對較高,黎明即將到來。
天風證券指出,目前半導體行業正處于相對低谷時期。邊際改善使得半導體公司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較高;在半導體周期復蘇和人工智能等應用的推動下,再加上長期國產替代的趨勢,一些半導體制造商將獲得更高的利潤增長,預計該行業會在第二季度實現較高的增速。
針對醫藥生物領域,專注這一方向的基金經理也表示了對該行業前景的樂觀看法。融通基金經理萬民遠在融通健康產業A基金的季度報告中指出,隨著新一輪老齡化高峰的到來,在政策框架穩定、抑制板塊的一次性基數效應減退的背景下,對整個板塊的長期前景保持看好。醫藥板塊有望迎來基本面和政策邊際的雙重改善,板塊估值有望回升。醫藥板塊是一個萬億市場,細分領域眾多,存在大量結構性機會。
持有73支股票獲得隱形持倉
逾10億元
在個股領域,公募基金對73家公司的隱含持股市值超過10億元。中國建筑和中國神華的持股市值都超過30億元,主要的持股方包括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和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其中,華夏上證50ETF在第一季度分別增持了中國建筑和中國神華的9565.96萬股和1502.58萬股。
另外,華潤微電子、拓荊科技、萬華化學、中控技術等公司的股份持有市值超過25億元。
根據持股情況顯示,有34家股票的公募基金持有超過1億股,在中國建筑、和輝光電-U和中國銀行方面持股最多,分別為6.32億股、5.17億股和5.1億股;而對天風證券、中國聯通、中國石化和中國通號的持股量均達到3億股以上。
根據公共基金秘密所有權占公司流通股份的比例,有63家公司的比例高于10%。艾森股份排名第一,比例高達33.74%;盛科通信-U排名第二,比例為26.26%;志特新材、智翔金泰-U、盛美上海、麥瀾德、埃科光電的公共基金隱性持股比例也都超過20%。
艾森股份是國內封裝光刻膠配套試劑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專注于先進封裝負性光刻膠、OLED光刻膠和晶圓用PSPI等特色工藝光刻膠。光刻膠產品廣泛應用于晶圓制造、封裝以及半導體顯示領域。該公司在第一季度取得歸母凈利潤751.01萬元,同比增長112.28%。
基金持有高倉位
曝光隱匿的大宗股票
從公開募集的基金角度來看,除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上市開放式基金(LOF),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基金在葛蘭集團旗下揭露的隱性持股市值高達101.76億元,其中醫藥股中持股排名靠前的有凱萊英、天壇生物、益豐藥房、九洲藥業、通策醫療等,持股市值均超過7億元。
葛蘭指出,對于第二季度,他仍然看好以創新為驅動的醫藥產業鏈。政策持續加強對醫藥生物領域創新的支持,醫藥創新作為新的生產力之一,也是企業布局中最堅定的方向。到2024年,預計將迎來相關創新藥獲批上市的高峰期。
另外,興全合潤混合基金披露的隱藏持股價值為60.24億元,持有顧家家居股份的市值超過5億元,持有惠泰醫療、浙江鼎力、巨化股份和格科微的市值均超過4億元。睿遠成長價值混合A和招商中證白酒指數A基金披露的隱藏重倉市值超過45億元,前者重倉新宙邦和國瓷材料的市值均超過4億元;后者重倉酒鬼酒、老白干酒、水井坊和順鑫農業的市值均超過6億元。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