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在5月3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底,累計批準的投資額達到1677.89億美元,比4月底增加了22.7億美元,增幅較大。
由于美國股市強勁表現,以及年初日本、印度等市場大幅上漲,再加上最近港股復蘇,以及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持續走強,統計顯示,近200只QDII基金年內平均漲幅達4.25%。在資金“出海”熱潮之下,目前各家公募基金公司的QDII額度變得越來越緊張,多只產品限購和高溢價反映了這一現象,本次擴容明顯是為了減輕高度緊張的額度壓力。
多個基金公司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有所增加
根據中國外匯局的數據,截至5月底,批準的總額達到了1677.89億美元,較上月增長了約13.7%。其中,證券類的批準總額從4月底的905.5億美元增加到了5月底的921.7億美元,無論是總數還是增長幅度,證券類都處于主導地位。公募基金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在5月份表現優異,32家基金公司獲得了新增額度。
具體而言,易方達、廣發、富國、博時、大成等21家基金公司獲得5000萬美元的新增資金;南方基金獲得4000萬美元的新增資金;浦銀安盛、申萬嶺信、永贏、建信等4家基金公司各獲得2000萬美元的新增資金。此外,西部利得基金、法巴農銀理財、匯華理財三家機構首次獲批QDII額度,每家均獲得5000萬美元的額度。
截至目前,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南方基金累計已獲批QDII額度超過50億美元,具體數額分別為77.3億美元、67.3億美元和59.8億美元。除此之外,廣發基金、嘉實基金和博時基金的額度也已達到30億美元以上。綜合來看,前五家公募基金總共獲批的QDII額度占據了公募基金總額的約一半。
超過四成的QDII已被設置購買限制
隨著資金“出海”的大潮席卷,眼下各家公募基金公司的QDII額度變得越發緊俏,限購和高溢價都凸顯了這一趨勢,再次擴容無疑給緊繃的額度帶來了及時支援。
5月31日,宏利印度股票QDII發布公告稱,自6月3日起將暫停接受大額申購,最高申購限額為2000元;該基金的份額自成立以來不斷攀升,從2019年6月底的1600萬份增加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14億份;同時,富國亞洲收益債券(QDII)也宣布將單日申購上限從20萬元降至1萬元。
目前,購買限制已經變成了QDII基金的“新常態”,華夏全球精選人民幣和南方原油等基金的最高單日申購額度為1萬元,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人民幣的上限為1000元,同樣是投資印度市場的工銀印度市場人民幣最高單日額度甚至降低到100元。
另外,易方達黃金主題A人民幣和國泰標普500ETF等產品目前暫停了申購。Wind數據顯示,有124只QDII基金產品(其中僅包括A類份額,不包括封閉期基金)目前處于“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的狀態,占納入統計的290只基金的比例約為42.7%。
有分析指出,對于QDII基金來說,限購的主要原因是外匯額度的限制。一般基金公司每年都會設定固定的外匯額度限制,也就是說在這個額度范圍內進行境外投資。當有過多的資金流入,接近額度上限時,基金通常會實施限購措施,以避免投資者的資金進入后,基金無法使用外匯額度來進行相應的投資。
同樣,QDII額度告急還體現在ETF的高溢價上,年初甚至有產品二級市場溢價幅度高達20%,截至5月31日,也有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溢價幅度超過98%。
一些專家分析認為,ETF市場中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通過套利交易來消除ETF市場價格與凈值之間的價差。但由于QDII產品具有特殊性,國內市場難以進行類似的價格調整操作。
QDII基金今年內平均增長4.25%
QDII基金的風頭之勢得益于今年內表現出色,受益于美股強勢和最近港股市場的回暖,據統計,接近200只基金的平均漲幅達到4.25%。
在過去一年中,由于股票投資英偉達的帶動,建信新興市場優選基金的表現超過了所有QDII,增長幅度達到26%以上。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天弘全球高端制造基金、華泰柏瑞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基金以及國泰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基金的漲幅也超過了20%。此外,在美國股市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下,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國泰基金等公募基金旗下的納指100ETF的漲幅也約為10%。
在份額方面,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在今年內增加了39.57億份,超過了所有其他ETF,成為了領先者。同時,嘉實納斯達克100ETF和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增加了超過15億份,而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ETF以及華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等基金也分別增加了超過10億份。
目前,美國股市仍然是全球股市的“晴雨表”,而科技公司更多的納斯達克指數也是全球資本關注的焦點。對于未來,彭華港美互聯基金經理李悅表示,到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宏觀經濟的交易主線可能繼續聚焦于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以及美聯儲何時開始降息。盡管降息預期有所減弱,可能導致短期市場波動,但美國經濟軟著陸和通脹逐步下降的總體趨勢并未改變。美國科技股的盈利前景仍然向好,因此我們繼續看好美國AI產業鏈受益于景氣提升所帶來的趨勢性機會。
建信新興市場優選在一季報中指出,全球主要科技公司正在不斷增加對人工智能領域的資金投入。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尤其是高端制程領域,作為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將持續受益。
對于經歷快速上漲后可能面臨回撤的港股,景順長城大中華混合QDII基金經理周寒穎覺得,港股和A股市場成為海外資金廣泛遴選的對象。當前港股估值處于歷史相對低位,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更具吸引力。互聯網、消費、科技和醫藥板塊的一些龍頭公司估值也相對較低。隨著公司盈利的逐步恢復,大多數公司的股東回報率和股票回購也提升到3%至5%之間,核心資產有著較高的性價比。海外長線資金正在增持,表明資金可能短期內再次流入,港股或將受益于資金重新配置的杠桿效應,成為具高性價比的抗風險避風港。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