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大資金又出動了!
短短不足10天時間,已有逾500億元資金借道A股ETF入市,主要流向4只滬深300ETF和部分中證500、中證1000、雙創相關ETF。
加之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大資金入市潮,今年以來A股ETF資金凈流入已經超過4000億元,這一數據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資金凈流入額。
關鍵點位大資金出手
滬指3000點作為A股市場的重要關鍵點位,備受關注。6月下旬以來,隨著A股市場又到3000點附近,大資金迅速出動。
Wind數據顯示,6月21日至28日,已有511億元資金借道ETF入市,主要流向了大資金最為偏好的滬深300ETF,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
其中,僅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就凈流入154.7億元,成為本輪被加倉最多的基金。這也讓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這只全市場規模最大的非貨公募基金又一次創下歷史新高,率先突破2200億關口,高達2218.24億元。其余三只大型滬深300ETF凈流入均超過50億元,此外,中證500、中證1000、雙創相關中小盤ETF也獲得部分資金加倉。
這已是今年以來第二輪顯著的大資金加倉潮。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市場快速下挫期間,大資金就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加倉潮,數千億元資金洶涌入市。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ETF合計資金凈流入已高達4026億元,源源不斷的“活水”流向多只寬基指數ETF,包括滬深300ETF、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等。同樣是滬深300ETF吸引了最多資金。僅易方達滬深300ETF一只基金就凈流入869.3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流入775.99億元,嘉實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凈流入均超過500億元。
以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為代表的寬基ETF,成為資金抄底的主要選擇。從歷史數據來看,底部“買寬基”是更為簡單有效的布局策略,而今情景已再次重現。華夏基金認為,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走勢偏弱的大背景下,大量資金入場增持寬基ETF,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有效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的改善。
滬深300ETF始終被青睞
回顧2023年10月以來的ETF加倉潮,滬深300ETF始終是資金心頭好。
華夏基金表示,滬深300作為寬基指數代表,一方面覆蓋行業夠“寬”,風格均衡。中長期資金入市首要任務是樹信心,選擇足夠“寬”的指數,覆蓋行業多且均衡,同時包含權重龍頭股在內,能夠起到帶動整個市場投資情緒的作用。另一方面,寬基資金容量大,風險相對更可控。拉長時間看,相對行業主題類窄基來說,寬基指數最大回撤和波動性都更小。此外,寬基指數也能分享經濟向上的貝塔收益,在小市值、題材抱團等風格演繹到極致后,目前A股大盤寬基指數的估值已跌至歷史相對低位,性價比高,同時有一定的修復預期。
相較于滬深300ETF而言,近日雙創ETF的資金凈流入并不算多,但與以往相比也出現明顯的積極變化,6月21日以來,多只創業板、科創板ETF凈流入超過5億元。
華泰柏瑞基金認為,近期科創板表現強勢,一方面是權重行業電子板塊短期體現出了一定比較優勢,突破上行;另一方面,陸家嘴論壇相關政策預期抬升了投資者的熱情,監管對科創板表現出鼓勵和呵護,從發行、并購、交易機制等不同角度全方面支持。從增量資金的角度,機構網下申購需科創板底倉以及科創板ETF納入基金通都可能帶來正向反饋,其中前者的影響或更大,盡管具體市值要求尚未公布,但仍有望增加金額相當可觀的配置盤。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