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場外資金大量進入市場低價買入,多只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交易量頻繁放大。
根據數據顯示,在7月8日至7月12日這5個交易日內,股票型ETF凈流入額達到101.51億元,寬基ETF凈流入領先。截止7月以來,4只規模較大的滬深300ETF合計凈流入超過183億元。同時,有多只ETF份額或規模創下了歷史新高。
隨著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涌入的資金,寬基ETF市場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增長。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12日,全市場共有231只寬基ETF,總資產規模已達1.23萬億元,較2023年底增長了3796億元,增幅達44.57%。從最近成立的寬基ETF來看,個人投資者是重要的“購買者”。
展望未來,興業基金的基金經理朱小明表示,目前股票市場估值較低,安全邊際較高,性價比明顯。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漸穩定,國債發行加速、財政支出增加,股票市場有望在國內經濟穩步回升的過程中逐步抬升底部。
大量的資金從場外進入市場尋找低位買入機會。
最近,沒有經過交易所的資金大量購入低價股,許多ETF也頻繁出現成交量大增的現象。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7月8日至7月12日這5個交易日內,股票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凈流入總額達到101.51億元,其中寬基ETF凈流入居首。具體而言,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為榜首,凈資金流入額高達18.18億元;接下來是南方中證500ETF,凈資金流入額達到15.62億元;南方中證1000ETF和易方達滬深300ETF的凈資金流入額也均超過11億元。
從行業主題ETF的情況來看,半導體和芯片相關的ETF正在吸引大量資金。在過去的5個交易日中,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的凈流入資金達到了9.09億元,而鵬**證半導體芯片ETF和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的凈流入資金均超過了1億元。
另外,一些ETF的份額或規模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截至7月12日,南方中證500ETF的最新份額為151.07億份,南方中證1000ETF的最新份額為130.19億份,均刷新了歷史記錄;華夏滬深300ETF的最新規模為1036.10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的最新規模達到1461.95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最新規模達到2211.66億元,都創下了歷史最高規模。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ETF具有較強的工具特性,在市場調整期間,ETF會呈現“越跌越買”的趨勢。從7月開始,上證指數持續調整,大量資金陸續進場,導致股票型ETF獲得總計263.86億元的凈資金流入,其中滬深300ETF和中證1000ETF吸金效應突出。
具體而言,自7月初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凈流入達到71.81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的凈流入達到54.87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的凈流入均超過22億元。總體來看,4只規模較大的滬深300ETF合計凈流入超過183億元,3只規模較大的中證1000ETF合計凈流入近30億元。
個人投資者喜歡寬基ETF
寬基ETF是跟蹤寬基指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產品,代表不同類型的規模指數,反映A股市場不同規模特征股票的整體表現。寬基指數多元綜合,行業覆蓋廣泛,能有效分散風險。
隨著最近持續流入的資金,寬基ETF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12日,全市場的231只寬基ETF總資產規模達到1.23萬億元,較2023年底增長了3796億元,增幅達44.57%。
根據近期成立的大盤ETF來看,個人投資者是重要的“購買者”。
鵬華中證800ETF的上市交易公告顯示,在7月5日截至,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達總份額的87.01%。根據前十名持有人名單,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各占5名,其中,機構投資者均為私募基金,包括循遠安心金選十六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寧苑沛華穩定增長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鑄鋒赤霄1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等。
截至6月28日,廣發上證科創板100增強策略ETF中個人投資者的持有比例較高,達到71.73%。在前十大份額持有人中,就有3位是個人投資者。
為什么廣泛型交易基金(ETF)能夠如此受到資金青睞呢?
國泰君安指出,首先,經濟數據持續穩定向好,這會增強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其次,寬基ETF的覆蓋范圍廣泛,更能準確反映市場的整體狀況。通常,寬基ETF跟蹤的寬基指數包含多個行業和板塊的上市公司股票,覆蓋面廣泛,相較于行業ETF,更能全面反映市場的情況。同時,增量資金持續加碼,預計將為市場提供向上支撐。
具體到最近吸引大量資金的滬深300ETF,嘉實基金表示,到2024年下半年,市場風格可能會繼續偏向大盤藍籌風格,因此像滬深300ETF這樣的寬基ETF仍然適合配置。首先,從資金方面來看,增量資金有限可能是整個A股市場今年的主要問題,有限的流動性增量更可能會流入指數類股票權重。其次,從宏觀層面來看,大盤龍頭在整體上更具有抗風險能力,尤其是在經濟弱復蘇的情況下。
股市前景看漲
預測未來發展,興業基金的基金經理朱小明指出,目前股權市場估值偏低,安全邊際充足,性價比十分明顯。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漸穩定,國債發行加快,財政支出增加,股權市場有可能在國內經濟逐漸穩步增長的情況下逐漸觸底反彈。
匯安基金的基金經理吳尚偉也認為,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通脹持續較高,未來投資者期待的美聯儲降息一直沒有實現,這導致了新興市場的調整,也反映出了在強勢美元的背景下,新興市場的劣勢。在國內方面,我國經濟目前仍處于復蘇階段,投資者信心的建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今年以來,為穩定經濟并擴大內需的宏觀經濟政策已陸續出臺,并且正逐漸顯示出效果。
王陽峰是中金基金的基金經理,他表示樂觀,認為經過長達三年的調整后,市場預期和交易結構變得相對穩定,宏觀基本面成為市場關注的重要變量。他認為隨著上市公司業績底部回升,A股可能迎來由業績推動的股市行情。
市場很可能會繼續產生結構性行情,但投資標準將更加嚴格。摩根資金的基金經理杜猛在7月8日發表的觀點認為,在經濟企穩期間,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擁有資源集中的優勢,盈利能力相對穩定且有望持續增長,相關的投資機會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和挖掘。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