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等待,SF控股(以下簡稱“SF”)終于成為中國物流業的第一家“SF”A+H"股票上市公司。
11月27日,順豐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發行價為每股34.30港元,也是當天的開盤價,一度漲到3.50%。截至午休時間,其股價上漲0.15%至34.35港元,總市值為1713億港元(約合1598億元人民幣)。
根據SF的公告,其在香港上市的公開銷售額超過79倍,國際銷售額超過10倍,全球凈資本約為56.6億港元(約合52.8億元人民幣)。
而且通過被業界視為加速出海重要信號的港股二次上市,順豐能否重回巔峰?
第一個被“冷落”
從許多方面來看,順豐是國內快遞物流公司無疑的領頭羊。
自1993年成立以來,順豐從快遞開始,逐步將版圖擴大到快遞(大件配送)、冷運、醫藥、城市實時配送和供應鏈服務已成長為一家綜合性物流企業,并將業務拓展到海外市場。根據其半年度報告,截至今年6月30日,SF已覆蓋中國所有地級行政區和202個全球國家和地區。
在業務發展的背后,是SF多年來花費大量資金的“天網、地網和信息網絡”。這三個網絡是支持SF服務及時性的基礎設施。SF秘書甘玲也表示,這是其獨特的核心戰略資源。
從規模上看,自2021年順豐收入突破2000億元以來,順豐連續兩年穩定在2500億元以上。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根據去年的收入,順豐是亞洲最大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也是世界第四大。
在世界500強中,順豐連續三年上榜,也是國內快遞物流企業無法企及的勛章。
即便如此,a股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對SF漠不關心。公開信息顯示,從2021年到2023年,SF的股價分別下跌了22.20%、16.51%和30.81%。與巔峰時期相比,順豐的市值已經蒸發了3000多億元。
對于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來說,這與順豐近兩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有關。
一方面,SF去年的收入為2584.09億元。盡管它仍然是業內第一,但它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同比下降了3.39%;今年前三季度,雖然其收入恢復增長,但增長率僅為9.44%,不再是連續多年兩位數增長的局面,瓶頸隱現。
如果延長時間,2018-2023年順豐的復合年收入增長率為23.23%,京東物流的復合年收入增長率為34.49%。根據極兔快遞披露的數據,其2020-2023年的復合收入增長率為79.31%。
另一方面,一直走高端快遞路線的SF單票收入相對較高。以今年1月至10月為例,其15.75元的平均票價收入遠高于通達部門的2元,這也使得其凈利潤在去年收入下降的情況下飆升了33.37%至82.34億元;然而,從利潤空間的角度來看,重資產自營的SF仍然負債累累。
商流不足,份額有限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協會快遞物流分會副秘書長解筱文曾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國內物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進入了以服務質量和產品創新為重點的股票競爭時代?!薄?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22年和202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率僅為3.4%、5.2%。具體到快遞行業,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增長率為24.2%,到2022年僅為2.3%,2023年有所緩和,但14.3%的增長率也沒有以前那么快了。
而且在股票競爭的背景下,順豐的表現可能會繼續受到壓力,特別是在快遞領域,這些領域構成了其收入的一半。
“順豐快遞是快遞行業追求體驗的企業,定位為優質快遞。然而,近兩年來,電子商務行業逐漸開始向廉價電子商務發展,這也使得價格競爭成為國內物流行業的主旋律。但順豐快遞價格競爭力不足,商流萎縮,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侵蝕?!惫I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從今年1月到10月,各快遞公司的業務量和單票收入。圖片/中國新聞周刊從公開數據中整理出來
解曉文此前介紹,從收入來看,電子商務物流在全國快遞物流中所占比例約為70%。作為一家獨立的第三方快遞公司,順豐快遞與通達系、淘天、極兔、拼多多等電子商務平臺之間沒有密切的聯系,也不像京東物流那樣能夠支持京東。在商業流動方面存在先天缺陷。江瀚說:“這也是順豐快遞的重要增長瓶頸?!?。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主席柏文喜看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通達和京東物流可能會對SF產生更大的影響。
一個可以看出的事實是,今年以來,所有快遞企業都在努力提高配送及時性。例如,年初,中通將原來的“標快”升級為“好快”、“快速”升級為“快速”。前者承諾送貨上門,加班賠償,后者強調最快半天到達;5月,圓通推出“航空零部件”產品,重點是第二天和第二天。如果每個公司給用戶的及時性和體驗差異越來越不明顯,對沒有價格優勢的SF的威脅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值得一提的是,SF也被迫卷入快遞價格戰。今年以來,其平均門票收入從1月份的17元下降到10月份的14.64元,但其業務量沒有顯著增長。
從今年1月到10月,順豐快遞的業務量和單票收入。圖/中國新聞周刊自順豐快遞物流業務運營簡報整理
增加到海外
而且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海外物流市場的潛力越來越大,除了橫向拓展業務布局外,還可能意味著更大的增量。
在去年6月舉行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新秀表示,他計劃“以每年1-2個國家的節奏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隨后聯合全球快遞推出了“全球五日達”國際快遞產品,首批登陸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和韓國。根據阿里巴巴集團2024財年報告(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新秀收入同比增長28%至990.2億元。增長主要來自跨境業務,日均跨境包裹數量超過500萬件。
順豐面臨的硬仗,才剛剛開始。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