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22日訊:阿里巴巴(接連有螞蟻金服上市受阻及反壟斷法制裁等負面消息,股價近月一直低迷,連帶其一系股票都一蹶不振。若要低吸阿里系股票,有沒有好選擇呢?
1.阿里健康
互聯網醫療是千億級別的大蛋糕,阿里健康在市場中有先發優勢,去年亦成功扭虧為盈。不過,阿里健康原先預期靠著母公司阿里巴巴的電商背景及全國性網絡迅速吞并市場,事實卻事與愿違。
在互聯網醫療的「醫」及「藥」,阿里健康選擇了「藥」,以醫藥電商入局;平安好醫生則選擇了「醫」,憑借母公司科技專利累積及資本優勢發展,筑構更高的技術壁壘,并與各地醫院合作,又從醫保政策中尋覓普及化的捷徑,各方面的護城河愈筑愈寬。
而醫藥電商的入場門坎較低,京東及百度都相繼入場。京東健康有著物流優勢,有急切需要的藥物的配送更令人安心;百度以搜索引擎及知識科普起家,百度健康在流量入口及內容行銷上有先天優勢,能更有效滿足用戶購買醫藥產品與服務的前、中、后期的詢問需求,更有效樹立私人醫生或家庭醫生的形象,培養忠誠客戶群。相比之下,阿里健康就乏善可陳了。
或許阿里健康的先發優勢能夠持續發揮作用,但競爭對手的威脅性高亦是不爭的事實,對阿里健康的業績增長勢必造成影響。雖然股價幾乎斬半了,但其估值仍然包含了對未來幾年業績的預期,尚不是安全的入場點。
2.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剛公布2021財年業績(截至2021年3月31日),營收基本持平,經調整EBITA約1.2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度扭虧為盈,歸母凈虧損大幅縮窄92%,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2.6億元,改善顯著。
根據年報,集團的業務版圖由此前「互聯網宣發、內容制作以及綜合開發」,重塑為「內容、科技、IP衍生及商業化」,聚焦IP衍生品顯示業務跨越了孵化階段,整體內涵顯得更豐富及成熟。
集團于期內推出全新的內容自制廠牌「可能制造」,積極發展從IP發掘到內容制作開發的能力。阿里影業期內參與出品和發行電影25部,當中包括國產片票房TOP20中的15部,反映其鎖定爆款及劇集自制能力漸穩。
集團股價仍處于2020年4月疫情震撼市場的低水平。而集團扭虧、關注科技賦能及IP價值、內容制作的基本能力上升、影業于疫后恢復等都有助集團價值重估,推動集團股價向上。不過價值復修的時機難估,投資者現價吸納要有長時間持有的心理準備。
3.高鑫零售
高鑫零售現價處于歷史偏低水平,主要原因是過往兩年線下業務遭受的沖擊巨大,不過集團在同行中表現較佳,憑著多渠道業務維持其規模。
集團往績的高基數于5月結束,雖然行業復蘇仍需時,但業績數據可望靠穩。而且監管機構介入市面上「要錢要客不要貨」的不公平價格競爭,高鑫未有參與惡性競爭,只是一直勤修內功,加大對創新業務的投入,進一步與阿里的新零售生態系統整合。
截至今年3月底的15個月,高鑫旗下大賣場品牌「大潤發」的在線業務占比24%,當中生鮮訂單占線上訂單一半,在線業務的增長彌補線下損失,待線下市場回復后有望見短期內雙引擎高增長。
高鑫的供應鏈及全國網絡優勢不變,而且集團一直推進門店自動化改造,優化成本之余,對疫后市民衛生意識提高的環境亦具優勢?,F時集團估值便宜,不過股價跌勢一直不止,股息2.2%亦不算高,投資者待股價筑底或行業景氣度回升再部署更為穩妥。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并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股票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