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1月9日訊:美國當地時間11月7日,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擊敗特朗普贏得大選。拜登也發推文再次重復了之前的論調:我將成為全體美國人的總統,不管你們是否投票給我。
“拜”局已定:中產外交政策對中國何影響?
當日8時,拜登和哈里斯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向全國發表講話。拜登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同步了自己的講話內容。他表示,保證會成為一個不尋求分裂,而是尋求團結的總統,打造一個“被治愈的美國”。
第四次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已經78歲了。如此高齡的總統候選人,在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但對他來說,贏得競選并不是結束,這份工作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首先,特朗普似乎并不能心甘情愿的認輸。一方面多次表示要訴諸法律,揚言要將法律戰打到聯邦最高法院;一方面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全國多個州的首府舉行抗議活動,拒絕接受失敗,宣稱民主黨人通過欺詐贏得了選舉。在一些地區,特朗普的支持者與拜登的支持者之間爆發了小沖突,在緊張的對峙中相互推搡和叫嚷。特朗普要在白宮一直呆到2021年1月20日,能否順利移交總統權力,成為了目前國際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其次,美國國內面臨著階級間觀念嚴重對立,分歧不可調和以及發展經濟和控制疫情任務艱巨兩大問題。有觀點認為,前者可能是幫助拜登贏得競選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少給拜登投票的選民,與其說是支持拜登,不如說是因為反對特朗普。這樣的背景下,拜登如何能將美利堅“統一”起來?又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仍蔓延美國、經濟局面再次面臨衰退、美聯儲仍無新招的情況下打造一個更容易實現“美國夢”的新社會?
最后,在國際層面,特朗普在任期間,已退出了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巴黎協定》、聯合國教務科文組織、《關于伊朗核計劃的全面協議》、世界衛生組織等十余個重要的國際組織,重返國際社會、恢復美國國際信譽已勢在必行。
那么,在具體外交政策方面,拜登將有哪些改變?他會如何面對外交問題中最重要的一條:中國?
作為華盛頓的資深參議員和兩屆副總統,拜登對中國有其他美國政客難以比擬的熟悉。他是1979年訪華的第一批參議員之一。他受到過從鄧小平以來歷屆中國領導人的接見。同時,他也因2011年一張在訪華期間去吃老北京炸醬面的照片被不少中國老百姓所熟悉。
但這些,并不能代表拜登就是一個對華問題上的“鴿派”。
按照拜登在《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國外交政策》中的說法,拜登政府對華關系的基本主張可以概括為如下3條。第一,美國將與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憑借占據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從環境到勞動力、貿易、技術以及透明度的規則。第二,美國對華將采取強硬措施,不讓中國主導未來的技術和產業發展。第三,美國打算在氣候變化、防核擴散和全球衛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交匯的問題”上與中國合作。
這一政策主張與特朗普時期的對外政策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在第一條和第三條上。這兩條政策看起來采取了即團結起來重塑西方的優勢地位,又會在若干關鍵問題上和中國合作。也預示著美國新政府將恢復多邊主義,但對華關系上具有一定的對抗性。但是,也不能忽視拜登新政府的第二條主張,即阻止中國崛起為技術和產業強國。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拜登所代表的的民主黨對華政策中對未來做出一些預判。
從某些方面來說,民主黨對華政策歷來嚴厲。只不過,并未像貿易戰這樣簡單明了的影響普通人的經濟生活。比如要求中國割讓主權疆域的“南海仲裁”發起者就是民主黨的奧巴馬和希拉里。再比如公開在官方文件刪除“一個中國”,整個黨派不再承認臺島屬于中國領土、推動落地涉疆涉藏法案的,也是民主黨。
而2020年民主黨新黨綱的內容也令人心生警惕。
新黨綱強調“美國制造”以及對美國制造業的支持,民主黨將加快把包括醫療用品和藥品在內的關鍵供應鏈轉移回美國。貿易方面,新黨綱指出,民主黨尋求將工人利益放在首位的貿易政策,不會陷入“新冷戰”陷阱。
民主黨黨綱中提及中國的問題還包括:要對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采取行動;要求中國停止針對美國公司的網絡間諜活動;為美國農民謀求最好的貿易協定;構建國際同盟反對中國等國家將污染外包給其他國家;談判新的軍備控制協議,體現中國這樣新興國家的軍力;譴責中國大規模拘押維吾爾人;將聯合盟國調動世界超過一半的經濟能力抗衡中國。
民主黨黨綱在亞洲太平洋地區部分就有關中國的問題有相當的篇幅,其中提到對中國的行動方式將以美國國家利益和盟友利益為指導,集合美國的優勢。“破壞這些優勢不會讓我們“對中國強硬,只會讓中國共產黨得到好處。”“民主黨人認為中國帶來的挑戰主要并非軍事方面的,但我們仍然將阻嚇并對咄咄逼人做出回應。在南海將抵制中國的軍事威懾維護自由航行。”“民主黨人將恪守臺灣關系法并將繼續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決海峽兩岸問題,符合臺灣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在香港問題上,民主黨將全力執行《香港人權和民主法》,在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問題上,將利用《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提供的工具。
換言之,拜登上臺后,或許中美在經濟貿易層面的矛盾會有所緩解,但在中國技術發展層面、南海問題甚至香港、新疆等問題上,仍不該抱有太多幻想。
畢竟,天助自助者。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