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2月22日訊:
一、經濟預測是哲學問題:未來唯一不變的是人性和周期
從事宏觀形勢分析20多年,看世事變遷,潮起潮落,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和周期。在五年熊市后的2014年預測“5000點不是夢”,在2015年股災前預警“海拔已高風大慢走”,并預測“一線房價翻一倍”。
未來是否可以預測?這個迷一樣的問題長期充滿爭議,有時就好像我們在談論占星術。但當我們開始探索經濟周期和人性本質的世界時,顯然有助于我們理解甚至掌握事物發展規律。
2018年中國經濟十分困難,被稱為過去十年最差,資本市場十分低迷。在社會上充滿“離場論”“洗洗睡”之際,在市場最為悲觀的時刻,我們在2018年底發出了對中長期中國經濟改革前景堅定樂觀的聲音,提出“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將開啟新周期”“很多股票都很便宜”,2019年初提出“否極泰來”。
最黑暗的時候往往孕育著黎明,最光明的時候往往孕育著黑暗。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這就是周期,背后是人性的輪回。
二、周期的輪回:我們可能正站在流動性的周期性拐點上
2021年1季度前后,隨著經濟復蘇的頂部區間正在到來,通脹預期抬頭,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信用政策結構性收緊,我們正在迎來廣義流動性的周期性拐點。
經濟周期是有自身運行規律的。2020年3月-2020年底,是典型的經濟復蘇黃金階段,經濟持續恢復,通脹在低位,貨幣金融環境整體寬松,股市好于債市好于商品。
2020年底以來,由于供需缺口、全球復蘇共振、全球低利率等,原油、銅、鐵礦石等價格上漲,通脹預期開始抬頭。2021年1季度之后經濟正在告別經濟復蘇、通脹偏低、貨幣寬松的舒適區間,迎來經濟邊際放緩(可能韌性較強)、通脹預期抬頭(可能幅度不高)、貨幣政策正常化、信用政策結構性收緊的周期階段,屬于經濟周期的復蘇到過熱和滯漲的過渡期,廣義流動性拐點正在到來。
事實上,2020年11月以來,社融增速開始回落。12月存量社融增速13.3%,環比超預期下降0.3個百分點,12月M2同比增速10.1%,環比大幅回落0.6個百分點。信用擴張進一步放緩,廣義流動性的拐點進一步確認。
從貨幣政策的逆周期操作看,2019年底-2020年5月,貨幣政策寬松,降息,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等投放基礎貨幣。2020年5月以來,貨幣政策開始回歸正常化,寬貨幣基本結束,上半年的寬貨幣傳導至寬信用。
2020年底以來,由于經濟持續復蘇,通脹預期抬頭,局部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地方債務風險暴露,央行和金融監管部門從房地產融資、地方債、影子銀行等三大方向開始結構性收緊金融信用政策:1)加強房地產宏觀審慎管理,落實三條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2)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隱性債務風險。3)治理金融亂象,2021年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推動影子銀行健康規范發展。預計未來房地產融資、地方債融資、影子銀行融資面臨放緩,信用收緊帶來流動性拐點的強化。